|
資料圖:華電紅山風電場。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北京的行動勝於言辭。事實上,中國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計劃可能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可效仿的模板。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9日載文《COP26:中國在氣候問題上行勝於言》,文章說,首先,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而言,中國的參與同美國最近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令人不甚滿意的記錄形成了鮮明對比,盡管美國現任政府可能不願承認這一點。事實上,正如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上周在推特上發文所稱,中國“從未退出過《巴黎協定》”,這顯然是暗指拜登的前任特朗普曾經的做法。
當然,對拜登或其他西方領導人來說,就碳排放問題對中國提出批評并不難。畢竟,鑒於中國制造業的實力,中國作為碳排放大國,這是不可否認的。然而,按人均計算,美國的碳排放量要比中國大得多,這一事實卻常常被忽視。
盡管如此,中國制定了在2030年之前達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之前建立碳中和經濟的戰略,這一過程將需要中國達到一系列重要的裡程碑。
西方國家可能會說這個時間表太慢,但西方必須現實一點:中國經濟就像公海上的一艘“超級油輪”。改變方向需要時間。
西方也不應忘記,近幾十年來,為了利用生產成本較低的機會和滿足西方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將制造業外包給中國經濟,西方也有效地將碳排放外包給了中國。
依據當前的情況,從務實的角度出發,北京9月份承諾停止向海外煤電項目提供資金。至於把可再生能源作為化石燃料的可行替代品,中國仍在繼續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