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會議現場(圖片來源:視頻會議截圖) |
濟州和平研究院院長韓仁澤認為中韓關係已經過了最初建交時的單純甜蜜期,現在的關係更傾向於是“愛憎”,但是重要的還是要繼續保持合作。不同於上述專家的觀點,韓仁澤以濟州島地區為例,認為交流的擴大有時不一定會改善關係反而會惡化關係。儘管近半數韓國人認為近鄰中國的崛起將不一定有益於韓國並且韓國與美國一直以來都非常親近,但是在調查中韓國人還是更加傾向於在中美之間中立,而中國應該使得這種中立情緒長期保持。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提出中韓之間經濟領域長期秉持互利共贏的理念,因此相比起其他領域分歧更小。對於如何在中韓建交30周年之際,將兩國經濟領域的關係進一步深化,張宇燕提出了“一條主線、兩個領域、三個維度、四個重點領域”的建議。以中韓經貿關係制度建設為主線,加強貿易投資與貨幣金融兩個領域,國內、雙邊、多變三個維度共同建設,特別關注數字、綠色、貨幣、FTA四個領域。
在短暫的茶歇後,由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丁一兵與成均館大學東北亞學術院院長金慶浩共同主持本場研討會的第四部分,主題為中韓公共外交與中韓國家形象塑造的專家圓桌會議。在該部分中韓雙方各派出兩位專家發表主題講話。
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郭銳討論了城市外交在中韓公共外交發展中的作用以及發展的未來。郭銳提出中韓城市外交發展平穩向好,但是目前依舊存在著理念落後、同質化高缺乏特色、民間參與力度有待加強、交流內容有限等問題。面對新時代城市外交,中韓兩國應當革新理念、突破思維瓶頸,創新模式、加強制度合作。
韓國外國語大學林大根分享了中韓兩國文化交流的回顧與展望相關內容。在簡要回顧了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之後,提出儘管兩國文化交流在“量”的方面取得了風速發展,但是在“質”的方面依舊面臨著交流不對稱、文化交流出現抵制心理、文化交流受到其他外部因素影響等問題。中韓兩國應當克服薩德問題帶來的遺留影響,促進兩國文化交流更加健康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