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
http://www.CRNTT.com   2021-11-16 13:12:34


  中評社北京11月16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如果地球上能源不足了,還有其他發電方案,來支撐人類的海量用電需求嗎?

  這個問題,科學家早已想過——清潔、高效的核能,便是解決方案之一。

  但是,蘇聯切爾諾貝利核災難、日本福島核洩漏等核事故,讓人難免談“核”色變。

  有沒有更安全的核電站?

  有!我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位於山東,石島灣。

  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固有安全。這是1956年美國科學家泰勒提出的理念:要使公眾接受核能,反應堆安全必須是“固有的”,也就是說在嚴重事故條件下,不用人為和機器干預,核電站的核心——反應堆堆芯不會熔毀,放射性物質不會大量外洩,進而不會發生嚴重的核事故。

  這個構想在中國變成了現實。

  2021年9月12日,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1號反應堆成功實現首次臨界。這就相當於發動機點火,是反應堆帶核功率運行的起點。預計在2021年年底,它將首次並網發電。

  等它開始發電,有多少家庭能用上呢?每年發電量14億度,可以為200萬居民提供生活用電。不僅如此,預計它每年還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萬噸。為生態中國貢獻“綠色力量”,它同樣很給力!

  這樣“固若金湯”的核電站,其他國家有嗎?答案是,全球僅此一座。

  “中國是世界上首個實際建成這類核電站的國家。”它的總設計師——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作義說,它在全球先進核能技術研發競爭中“殺出重圍”。

  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還有一個最令中國人自豪的特點——關鍵核心技術完全屬於中國。由清華大學與中核集團、華能集團建成的這座核電站,國產化率高達93.4%,形成的約5萬張圖紙、10萬頁文件,15000多件技術含量高、安全設計要求也高的核島設備等,我國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今天,這個超級工程矗立在石島灣。但誰能想到,60餘年前,科研條件艱苦,生活設施落後,清華大學核研院原副總工程師薛大知回憶,當時建實驗設施,科研人員不但要研究設計,還要自己施工,搞水泥灌漿,“有時幾天幾夜不能好好睡覺,腳泡在水泥漿里。工地臨時固定支撐的模板上還有釘子,弄不好就會被扎到”。

  經過60多年的發展,中國建成了全球第一座“固有安全”的核電站,並且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

  就在11月11日,這一世界首座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再傳喜訊:2號反應堆首次臨界,這標誌著示範工程順利完成雙堆臨界。

  如今,中國毫無疑問是全球高溫氣冷堆的領跑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將繼續引領世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