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時代“扎實促進共同富裕”的偉大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1-11-29 13:58:01


  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據廣州日報發文,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并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8月,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對扎實促進共同富裕、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為我們做好相關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和重要遵循。

  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集中體現。共同富裕是人類自古以來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夢想。然而,直到馬克思主義誕生後,才首次從科學意義上系統闡析實現所有人共同富裕的歷史必然性和發展趨勢,指出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建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消滅剝削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財富占有不平等,才能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富裕。就這一意義而言,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價值體系最高層次。與之相應,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則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將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奮鬥目標。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把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作為基本目標,為共同富裕奠定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國初期,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公有化實現,強化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礎;改革開放,我們黨堅持發展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完善了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戰略著力點,圍繞脫貧攻堅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確了共同富裕的推進方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總書記賦予共同富裕新的內涵和特點。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推動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人民性的價值歸依。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是不斷夯實長期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征程上,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衆路綫,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注重發展方式和增長動能的高質量,注重以新的理念和方式分享發展成果,在做大社會財富“蛋糕”的過程中分好“蛋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nextpage>

  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實現民族複興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領導全國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但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仍然存在。

  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黨中央從民族複興的戰略高度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部署中,強調要深入研究不同階段的目標,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這一戰略部署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對共同富裕的扎實推進,也反映出共同富裕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具有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需穩中求進、循序漸進、久久為功。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尊重客觀規律,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經過不懈奮鬥和動態向前發展的過程,共同富裕這一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夢想和追求一定能實現。

  (作者系廣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