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以三個“不變”巧解新冠病毒“萬變”
http://www.CRNTT.com   2021-11-30 09:57:14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網評:以三個“不變”巧解新冠病毒“萬變”

  來源:中國網 作者:鄒賾韜(上海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

  近日,最早發現於南非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迅速成為世界防疫輿論的新焦點。截至11月29日,英國、德國、以色列、意大利、荷蘭、瑞士,以及中國香港等地已相繼出現相關感染病例。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也滿懷擔憂地表示:“奧密克戎可能已經在美國出現,只是尚未被發現。”流行病學家丁亮指出,加速蔓延的奧密克戎比肆虐全球的德爾塔變異毒株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可能具有500%的強大感染力,這是迄今為止最令人震驚的統計數字”。

  為適應宿主而變異,是病毒生存的自然法則,人為干預難以阻遏。同時,新冠全球大流行兼具長期性、整體性、複雜性等特征,這為變異毒株的出現營造了寬廣的空間。有鑒於此,人類在可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仍會持續面臨新冠變異毒株的衝擊考驗。為此,我們需要以三個“不變”鏖戰新冠病毒的“萬變”,牢牢把握住抗疫鬥爭的主導權、主動權。

  一是要做到病毒變,防疫基本盤不變。歷史地看,任何一場傳染病大流行均是自然致病原在社會病溫床上發酵出的慘劇。由此,既然自然病的狡猾變異難以預測,我們就要瞄准社會病面相,管好疫情期間社會的、人的諸種要素,讓變異病毒有威力而無威脅。

  迎戰奧密克戎,我們要堅持用好“勤洗手,戴口罩”“全民疫苗應種皆種”“健康碼加行程碼”“入境檢疫隔離”等基礎公共衛生手段,充分發揮笨辦法的大作用,有條不紊地,精細化、系統化地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正如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答記者問時所言:“動態清零是中國控制疫情的法寶,只要堅持常態化防控的措施,就能夠防止奧密克戎毒株的流行”。只要我們從嚴從實,始終如一地抓好常態化防疫工作,奧密克戎等新冠變異毒株對我國造成的影響就一定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要做到病毒變,科學引領不變。從德爾塔到奧密克戎,新冠變異毒株的更新迭代令國際上部分輿論產生了“科學是否跟得上新冠變異速度”的焦慮情緒。的確,在現有條件下,科學幾乎不可能趕在病毒變異之前消滅它。但是,只有緊追病毒變異方向,及時總結研判變異毒株的特性,我們才能有足夠底氣去降低變異毒株對人類社會的負面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