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日電/網評:抗疫不是靠運氣
來源:大公報 作者:龍眠山
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汹汹,各國嚴陣以待,日本、以色列等“封國”避疫。香港也需要“封城”嗎?其實變種是病毒的自身屬性,過去已變異多次,未來還會有新變種,盡快提升接種率,加強抵抗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香港目前有三宗輸入個案,全部是在隔離檢疫期間發現,沒有一宗流入社區,這不完全靠運氣,而是香港外防輸入的防禦體系發揮了屏障作用。自九月份香港積極對接內地抗疫機制後,堵住了一些明顯漏洞,備受各界肯定,也迎來與內地通關的契機。事實證明,香港首先爭取與內地通關完全正確,而那些效法西方“與疫共存”的亞洲國家,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只要香港繼續對標內地抗疫模式,封阻病毒於城外是完全可能的,香港需要有這樣的自信和定力。但另一方面,香港第一針的接種率剛及七成,這是香港抗疫的最大軟肋,這個問題必須盡快解決。
當激勵接種的措施失效,推動“疫苗護照”或曰“疫苗氣泡”就是可行的方法。歐盟多國早已推出疫苗護照,匈牙利等東歐國家最近採取有關措施,效果立竿見影。瑞士就疫苗通行證進行公投,得到六成二國人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提高接種率不光是打齊兩針,一些國家已將打第三針的年齡降低至18歲,英國甚至呼籲體弱者打第四針。事實說明,接種疫苗是對抗新病毒、降低重症及死亡率的不二法門。香港除了催穀餘下三成人口打齊兩針,也要不失時機地擴大第三針接種範圍。
本月九日起,市民進入全港餐廳及公共場所需要掃“安心出行”碼,籌備經年的香港“健康碼”也將推出,為什麼不盡快實施“疫苗護照”呢?只有多管齊下,鞏固防疫成效,才能為加快與內地通關創造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