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曜禎(圖片來源:蓮花傳媒) |
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據蓮花傳媒報道,2021年,一部關於罹患失智症的影片《父親》問鼎奧斯卡6項大獎,失智症話題再次引發關注。
世界電影史上,有關疾病題材的影片不乏其數,其中涉及最多的是失智症,為什麼失智症題材能屢屢打動人心?
有著研究失智症多年經驗的澳門鏡湖護理學院莊曜禎助理教授說:
“每個人降到世上,從嬰幼兒到年邁,整個生命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在一張白紙上不斷填色。隨著年紀增長,不巧在人生的某一階段患了失智症,生命軌跡戛然而止,開始掉頭,又慢慢一步步回歸到生命的起點,從五彩斑斕回歸一張空白,直到一無所有。
這就是我對失智症的解讀。”
澳門•我來了!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失智症報告,全球估計有超過5000萬名失智者, 預計2050年將達到1億5千2百萬人,也就是大約每三秒鐘,全世界就會增加一名失智症患者。
莊曜禎對於失智症的認知,可以追溯到他少年時代,因為他的外婆不幸罹患了失智症。
第一次近距離地觸碰到這種病,莊曜禎的內心充滿了無助感,後來,在求學做專業選擇時,他毫不猶豫選了醫學。
從台灣大學讀完生理學博士之後,莊曜禎深感自己的知識結構還不夠完整,於是他跨過海峽到了廈門大學,就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