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路透社:唐鳳民主峰會突秀地圖 畫面被卡掉
http://www.CRNTT.com   2021-12-13 10:02:11


 
  幾分鐘後視訊畫面再度回到唐鳳身上,但是畫面只剩下聲音,螢幕上只出現“台灣數位部長唐鳳”的字卡,字幕也標上“任何個人表達的意見僅代表個人,並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看法”。

  消息人士透露,這張地圖出現時馬上引起美國官員之間的郵件騷動,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NSC)“憤怒地”聯繫國務院,“擔心地圖似乎將台灣呈現為一個獨特國家。”

  報道指出,華府隨後向蔡政府抱怨,台灣則對唐鳳的畫面被剪掉感到憤怒。

  消息人士形容美國的舉動是“反應過度”,因為這張地圖本質上並不是在標記國界。

  不過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也對於這張地圖並未出現在峰會前的彩排版本感到憤怒,引發當中是否有唐鳳及台灣刻意要傳遞的訊息的疑問。

  消息人士描述白宮的反應:“他們說不出話來。”

  另一名直接參與峰會的消息人士指出,直播平台營運商是在白宮的指示下行事,“這很明顯是政策問題”,“完全是內部過度反應。”

  消息人士認為,在“對抗數位威權主義”的小組討論中,美國卡掉唐鳳視訊畫面的作法和峰會的使命不一致,拜登民主峰會的目標是要在面對中國及其他國家的挑戰時增強民主。消息人士也認為,美國此舉可能表明,他們對台灣的支持並不像他們一再重申的那樣“堅若磐石”。

  針對路透社報道,唐鳳回應不認為畫面被卡和簡報中呈現的地圖有關。台灣“外交部”則回應畫面被卡是“技術問題”。

  針對唐鳳簡報中的地圖,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Douglas Paal)指出,“地圖明顯不是劃分主權,而是區分民主表達的程度。”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懷疑美國的指導方針中是否包含在地圖上用不同顏色標示中國大陸及台灣,“但這與不表態台灣是否為中國一部份的立場是一致的”,“在我看來,一開始就決定台灣可以/應該參與民主峰會,但只能以符合美國政策的方式參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