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美國的“價值觀外交”真有那麼靈嗎?
來源:中國網 作者:張文宗(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
12月9日,美國拜登政府召集一批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召開所謂“民主峰會”,聲稱“民主需要冠軍”“民主需要復興”,並出台了輸出“民主”的配套措施。這個峰會陣仗不小,拜登政府台前幕後運籌良久,用心良苦。從民主黨的視角看,這個峰會搞比不搞好,搞大比搞小好。在美國國內,特朗普的支持者拒不認可拜登總統的合法性,新冠疫情再次肆虐,種族矛盾依舊尖銳,貧富分化日益加劇,若不“重振民主”,美國恐怕沒有臉面再自稱“民主國家”。在國際上,美國想方設法遏壓中俄,經濟通脹、債務纏身卻拿不出多少市場和真金白銀收攏人心,又祭出“價值觀外交”的看家本領。不過時過境遷,大江東流,刻舟求劍的美國政府恐怕要竹籃打水、白忙活一場了。
美國民主的衰敗
美國政治制度誕生時具有進步意義,對限制政府濫權、維護個人權利、促進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功不可沒。這套制度也隨著美國社會發展而演變改進,對美國軟實力貢獻良多,無需多言。但美國精英在將這套制度神化後,改革精神和動力便逐漸消退,導致制度難以適應時代,弊病叢生,國家治理能力下降,近年來突出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競爭性選舉淪為“否決政治”。投票選舉、政黨交替執政是美國認定的“民主標配”。姑且不論將競爭性選舉塑造為“自由主義民主”是美國出於冷戰需要進行的意識形態建構,美式選舉的問題已積重難返。21世紀以來,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進入你輸我贏、為贏而贏的零和博弈。競選辯論中的惡語相向、負面選戰一再突破道德下限,極大毒化政治空氣,嚴重撕裂社會民意。在國會山,兩黨議員勢不兩立,重大投票按黨派劃線,數度導致政府關門,國會滿意度逼近個位數。最近兩次大選,願賭服輸的遊戲規則越來越難以為繼。2016年大選後民主黨不認可特朗普,各種調查似乎要將這位“商人總統”搞倒、搞臭。2020年大選結束至今,特朗普拒絕認輸,其數千萬支持者堅信“選舉被操弄”。難怪嚴肅的學者認為美國選舉制度有衰退到“第三世界國家水平”的趨勢。選舉爭議以後如果成了常態,美國恐怕真要“國將不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