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付偉、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宋慶宇文章表示,技術工人是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提高技術工人工資待遇,也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夯實共同富裕基礎的重要內涵。當前傳統製造業企業的許多一線員工都是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如何提升技能,獲得穩定的就業和收入,在城市落地並成為中等收入群體,成為當前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問題。
文章分析,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同時中國製造業的一些環節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但是製造業企業升級並不是簡單的機器和設備的升級,產業轉型升級對一線員工的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技術工人的缺乏,在一定意義上和芯片一樣,也有可能成為重要的“卡脖子”問題。據統計,在全國超2億的技能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僅有5000多萬人,高級技工缺口高達2200萬人。人社部發布的今年三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中,有58個屬於“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一線製造業企業的高級技能人才缺乏已經成為制約中國製造轉型的重要阻礙。
傳統製造業企業面臨著一線員工“技術水平低,流動性強”的現實問題。這與中國的具體國情和產業發展歷史有關,目前許多製造業企業的一線工人大多為農民工群體。從事一線製造業的員工中,農民工群體的比例達到了60%,成為中國製造業用工的主要來源。農民工群體流動性很強,根據2020年8月蘇州市統計局發布的規模以上用工情況調查報告,2020年上半年,蘇州企業招錄新員工與離職員工占期末從業人數的比例均接近25%,也就是說,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換了工作崗位。
農民工群體流動性比較大,也影響了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更難以塑造製造業員工的職業榮譽感。在他們看來,自己在製造業的從業就是“打工”而不是“職業”更不是“事業”。新生代農民工從事製造業的意願也越來越低,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呈現出較強的“短工化”趨勢,新生代農民工更換工作頻繁。很多企業並沒有建立成熟的內部職業晉升通道,尤其是一線員工很難突破職業上升天花板。有的工人幹到30多歲,就感覺一眼望到盡頭,沒了奔頭。這也導致一線員工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沒有動力鑽研提升技術,只能從事基本的低技能工作,影響企業技術的傳承與積累。
文章指出,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國的製造業轉型升級需要不斷完善工人教育與技能培養體系。然而,當前職業教育存在技術培養與實際需求相脫節的問題。職業學校畢業生掌握的技能與企業需求之間存在差距。調研中,一線製造業企業的一位人力資源部門的負責人告知,“招的職校學生到企業都要補課”。
企業是培養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意見》也強調推進產教融合,發揮企業在職業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吉利集團通過打造企業內部的“學習共同體”,為一線勞動者創造更好的培訓條件和職業能力,建立企業內生型的高技能人才體系。因此,必須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通過需求導向和產教並舉、校企一體的新模式,培育出大量跟企業需求適配度較高的人才;也必須健全企業內部職業成長體系,讓每一個員工都有提升技能、向上流動的渠道,提高產業工人對企業的認同感、職業榮譽感。
技能型社會的形成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充分調動和發揮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企業作為一個產業用人主體,也在職業技能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企業結合生產需要,建立學習共同體,在培養勞動者的專用性人力資本方面有著突出的優勢。企業通過提高員工的通用性人力資本,提高員工適應企業升級和技術變遷能力,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企業的內生型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更能讓一線勞動者實現從農民工到技術工人的全面轉型,提升工資待遇和社會聲望,成為中等收入群體重要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