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在開源開放中推動國產基礎軟件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1-12-29 08:57:35


  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電/前不久,華為公司宣布,將歐拉操作系統的全量代碼、品牌商標、社區基礎設施等相關資產,捐贈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這是華為繼捐贈鴻蒙系統底層核心架構之後,助力推動中國操作系統產業發展和基礎軟件生態繁榮的又一舉措。

  人民日報發表記者穀業凱評論文章表示,“開源”概念最早源起於軟件,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被授權自由使用、複制、傳播和改動的軟件,其源代碼是開放和共享的。一般說來,開源軟件的基本運作方式是:企業或個人貢獻開源種子項目,交由開源基金會托管,由其受理項目的知識產權並組織運營、協作開發和共享使用。目前,全球97%的軟件開發者和99%的企業使用開源軟件,全球70%以上的新立項軟件項目採用開源模式。可以說,“開源”是數字技術深入發展的重要特征,也已成為數字經濟主流的開發和創新模式。當下,很多大企業、科研機構、開發者聯盟等都在深耕開源體系,越來越多的操作系統、深度學習框架等,也都基於開源模式運行。

  眾人拾柴火焰高。以操作系統為例,作為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軟件,操作系統處於信息產業上下游生態的樞紐位置,向下要兼容各種底層硬件,向上要支持各類應用中間件與應用軟件。除面向用戶外,操作系統也需要大量軟件開發企業或者人員來支撐其生態建設。一個操作系統加入的開發者越多、產品生態越豐富、應用的領域越廣泛、社區越蓬勃生長,就越能成功。從這個層面看,對正在努力趕超的國產操作系統來說,像鴻蒙、歐拉一樣,以開源開放的形式來集聚力量,實現“技術共建”,往往要比各自為戰的效果更好。

  文章介紹,“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支持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發展,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鼓勵企業開放軟件源代碼、硬件設計和應用服務。因此,打好國產基礎軟件研發攻堅戰,要吹響“衝鋒號”,也要吹響“集結號”。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經形成了較好的開源軟件技術體系,培養了大量的軟件開發人才。國內開源平台的建設也在蓬勃開展,多家企業發起組建的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已孵化出不少優質的開源軟件項目。同時要看到,中國信息產業特別是基礎軟件領域仍迫切需要解決“少魂”問題。企業分散、生態割裂、應用重複開發等現象較為突出,國產基礎軟件的市場生命力還有待檢驗。擺脫部門利益和門戶之見的束縛,在開源開放中形成合力,產業協同效應才能更好發揮出來。

  文章指出,開源開放,既是一種新的技術發展形態,也是一種新的產業生態。推動國產基礎軟件發展,有關方面要高度重視和支持開源開放體系,引進和培養領軍人才,組建產學研用聯盟,加強戰略、技術、標準、市場等溝通協作。從更長遠看,還要堅持取之“開源”、回饋“開源”,繁榮開源生態、加強開源的治理,積極發展開源技術體系和開放產業體系,全面塑造中國數字時代科技與產業發展的新優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