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仍處在中低速增長軌道
http://www.CRNTT.com   2022-01-06 08:55:23


 
  不過,儘管從企業層面和大國博弈層面上看,有人在拉扯全球供應鏈朝著逆全球化方向偏離,但至少2021年的現實並不支持上述判斷,特別是和中國有關的數據提供的更是反例。個中原因主要在於中國持續且堅定的開放政策和市場規模。上海美國商會和普華永道中國2021年9月的調查顯示,在338家受訪公司中,78%表示對本公司未來五年的業務展望感到“樂觀或略微樂觀”,比上年同期高近20個百分點,而感到“悲觀”的企業占10%,一年前該占比為18%。

  人口結構變遷加速影響深遠

  人口屬於中長期變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會在短期內產生重大效應。人口變化主要體現在人口數量、年齡結構、族群比例以及人口跨境流動等方面。人口預測是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和個人的重要計劃和風險管理工具。政府需要通過短期和中期方案來估計人們對學校、醫院和其他公共服務的需求,幫助基礎設施建設長期融資,為未來勞動力規劃必要的技能和知識,明智地投資健康研究和開發資源,了解潛在的環境、軍事、地緣政治和其他風險,並實施預防或緩解策略。對從事具有長期回報投資的企業而言,人口預測同樣重要。同時,普通個體也會關注是否有足夠的工人繳稅以支持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和醫療福利。此外,人口變化還涉及國際和國家安全與穩定。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DESA)預測,全球人口將從目前的77億人增至2030年的85億人、2050年的97億人,2100年達到110億人峰值。

  從年齡結構看,工業化國家或經濟體普遍進入老齡化社會,2020年日本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28%,歐盟27國為20.3%,美國為16%,俄羅斯為15%。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中,中國65歲以上老人占11%,已邁出走向老齡化社會的步伐。與快速老齡化社會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部分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爆炸。目前人口增速最快的是非洲,總數為13億人,預計到2050年增至26億人。年輕人口占比高可以產生人口紅利,但收獲人口紅利必須與人力資本不斷積累、儲蓄率與投資率提升、能夠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確定性的體制機制改革、社會穩定、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相結合方能實現。

  發達經濟體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巨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勞動力供給減少,由此可能降低潛在增長率;二是與社保和醫保相關的財政支出增加,因此形成的赤字壓力可能拖累經濟長期增長;三是老年人創新能力與意願下降,從而波及勞動生產率提升;四是消費需求減少,投資增長與結構均會有所改變;五是移民政策可能被迫調整,國內社會因此出現分裂;六是為數眾多的老年人政治參與程度上升,各國內部政治博弈的過程與結果正在發生改變;七是自動化導致非熟練勞動力大量失業,通過讓更多知識密集型任務(如分析消費者信用評級和提供金融建議)實現自動化,降低人類參與工作的必要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未來20年最確定的趨勢是人口結構的重大轉變。有學者將這種轉變用三種“顔色”形象地加以表述:更多的灰色(老齡化)、更多的綠色(隨技術進步而來的每公頃產出增加)、更少的白色(美國和歐洲人口總數中白人的比重快速下降)。還有學者將人口轉變或“拐點”理解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且高質量勞動力大幅增長的終結。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宇燕(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