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評論,減少外賣餐具對環境的影響,還得統籌好企業與社會力量、政策保障等,從源頭走好資源節約、可循環利用的路子。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候點外賣明明勾選了“無需餐具”,收餐時卻還是會收到一次性筷子、小勺。問店家,對方回復“曾因不放餐具被差評,索性都放上”。那麼,這事有解嗎?
如今,生活節奏快,外賣經濟滿足了人們對餐飲快捷、多元的需求。但這種模式下,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也隨之上升,成為生活垃圾的重要增量。
為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北京、上海等地都在“減量”上發力,明確規定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規定實行後效果明顯——有報道稱,有商家外賣餐具使用量減少了30%。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除了一些消費者圖方便,點餐必點餐具,還有一些商家為了減少被差評的風險,不管消費者是否選取“無需餐具”,都會配送一次性餐具。如此,日積月累,對環境帶來的負擔就會越來越大。
要解決外賣餐具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還需多視角全面考量,統籌企業與社會力量、政策保障等,從源頭走好資源節約、循環利用的路子。比如,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加強環境友好型材料研發,探索可行的餐具循環模式等。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在宣傳、政策、管理上的引導也十分重要,如完善全過程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的相應配套措施、可降解塑料製品認證方式等標準體系。
可喜的是,目前已有不少外賣平台、商家認識到這個問題,並在進行一些探索。比如,有外賣平台推行不點餐具送“低碳紅包”等活動,也有商家推出了設計精美、消毒達標、回收便利的餐具。我們相信,只要全社會攜手、共同努力,就有望有效減少外賣餐具對環境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