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緩和調適 向東尋機——2022年中東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22-01-14 09:27:03


這是2021年12月27日在奧地利維也納拍攝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現場。(來源:歐盟駐維也納代表團)
 

  ——陣營對抗弱化。相較於前些年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陣營與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遜尼派陣營激烈對峙的局面,2021年,阿拉伯國家與伊朗互動增多,2016年斷交的沙特與伊朗圍繞雙邊關係和地區問題舉行了多輪會談。不過,目前關係改善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預計這一進程在新的一年將繼續受到美國對伊朗政策、伊核問題談判進展等因素影響。就伊朗與沙特關係而言,雙方消除緊張關係仍需更多努力。

  ——以阿和解加快。2020年,以色列同阿拉伯國家關係取得突破,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蘇丹、摩洛哥實現關係正常化。2021年,以色列同多個阿拉伯國家開展了多領域實質性合作。2022年,以阿和解進程可能加快。然而,地區大國沙特目前在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問題上堅持原有立場,其態度將對和解進程產生重要影響。

  ——土阿關係緩和。2021年,土耳其外交政策發生重要轉變。土耳其與阿聯酋、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國家和解的舉措升級。2022年,在與伊朗關係、利比亞和敘利亞等問題上,土耳其能做出多大程度的妥協和讓步,對土阿關係能否進一步改善至關重要。

  ——海灣合作深化。2021年1月,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國家宣布與卡塔爾恢復外交關係,持續3年半的斷交危機宣告結束。海灣地區被喻為中東“穩定之錨”,危機解除有利於海合會國家集體行動和地區穩定。2022年,海合會國家面臨許多深化合作的議題,如推動經濟一體化、組建聯合部隊等。

  ——敘利亞回歸有望。約旦、埃及、阿聯酋等越來越多阿拉伯國家2021年與敘利亞改善了關係。2022年3月,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首腦會議將在阿爾及利亞舉行,屆時敘利亞能否回歸阿盟大家庭,值得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所長王林聰指出,在當前中東地緣政治關係趨於複雜的背景下,中東國家危機感上升,紛紛重啟對話、修補關係,以維護自身安全。地區國家關係的變化調整將為緩和地區對立陣營之間的緊張氛圍、實現對話和解創造條件,從而給動蕩的中東邁向和平穩定帶來新契機、新希望。

  地區問題暗流湧動

  雖然2021年以來中東局勢有所緩和,但地區大多數國家仍深陷多重困境,面臨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難題。在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一些地區問題暗流湧動。

  美國拜登政府延續奧巴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在中東的戰略收縮政策,干預和操控中東地區事務的意願和能力繼續下降。不過,為維護自身霸權,美國將在中東地區保持“撤而不離”的態勢,給地區局勢帶來不確定性。

  2022年,伊朗核問題仍是影響中東地區穩定的一個重要變量。過去一年來,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相關方已舉行多輪美伊恢復履約談判,雖取得一些進展,但仍未實現突破。美國是伊核問題陷入困境的始作俑者,如果美方不改變強硬立場,談判前景難言樂觀。

 與此同時,其他一些地區熱點問題也不容忽視。延燒多年的也門戰火能否平息?蘇丹政治過渡進程是否會中斷?利比亞總統選舉能否順利舉行?伊拉克組建新政府的談判還將拖延多久?深陷政治和經濟雙重危機的黎巴嫩如何擺脫困境?巴勒斯坦與以色列會否再次爆發大規模衝突……這些問題如果找不到解決辦法,有可能誘發地區層面的新矛盾、新衝突。

  此外,新冠疫情給中東各國帶來巨大壓力,其影響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盡快實現經濟復甦是一個重大挑戰。如果民生得不到改善,民眾不滿情緒累積將加劇各國社會矛盾,甚至有可能危及地區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