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冬奧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加速”
http://www.CRNTT.com   2022-01-18 14:14:20


張家口賽區奧運村景色。(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京張高鐵開通滿兩周年,軌道上的京津冀跑出“加速度”;“零度以下經濟”成為熱詞,冰雪產業如火如荼;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綠色正成為協同發展的靚麗底色……

  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引領下,京津冀在交通、產業、生態等多領域深入合作,共享冬奧機遇。下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這盤棋,冬奧會正繪就點睛之筆。

  百年京張見證京津冀交通變遷

  2021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迎來開通兩周年。隨著冬奧會日益臨近,坐著高鐵去滑雪、看冬奧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兩年前,世界上首條時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鐵——京張高鐵正式通車。河北張家口正式進入京津冀“一小時生活圈”。

  京張高鐵全程174公里,起點北京北站,一路向北,穿越居庸關長城、水關長城、八達嶺長城等地,抵達2022北京冬奧會的另一舉辦地張家口。

  從京張鐵路到京張高鐵,一字之差,卻跨越百年,見證著中國鐵路從“落後”到“引領”。穿越百年滄桑,通向美好未來。

  “以前從北京去崇禮都是開車,需要4個多小時,還經常堵車,現在坐高鐵差不多1小時就到了。”在北京工作的劉芸是滑雪發燒友,節假日坐著高鐵去崇禮滑雪已成為她的不二選擇。

  京張高鐵開通兩年來,共發送旅客1380餘萬人,日均1.9萬人。累計開行列車近4萬對,從最初圖定列車每天36對,增加到現在每天65對。

  北京冬奧會包括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為實現三個賽區無縫連接,京張交通路網的加速建設不僅將高水平保障冬奧會的需求,還進一步推動構建起京津冀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網絡。

  2016年底,延崇(延慶至崇禮)高速河北段開工,吹響了河北交通全力開展冬奧會籌辦交通保障工作的集結號。

  2020年1月23日延崇高速建成通車,打通了北京至張家口崇禮太子城賽區便捷通道,為京津地區老百姓赴崇禮、西北部地區群眾進京提供了交通便利。

  如今,以鐵路公路為主、航空為輔的冬奧會綜合運輸網絡和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冬奧會運輸服務保障系統已全面形成。

  交通是協同發展的“先行官”。互聯互通,是北京冬奧會推動區域協同的生動縮影。北京攜手張家口籌辦北京冬奧會的近7年,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踏步向前的時間。

  軌道交通方面,“軌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並不斷發揮作用。區域國家幹線鐵路建設持續完善,以北京市、天津市為核心樞紐,貫通河北省各地市的全國性高速鐵路網已基本建成。相鄰城市間基本實現鐵路1.5小時通達,京雄津保“1小時交通圈”已經形成。

  公路交通網方面,基本完成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任務,“單中心、放射狀”的路網結構得到有效改善。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三省市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0307公里,較2014年增長29.2%。同時,截至2020年底,三省市累計打通“待貫通路”“瓶頸路”32條段共計2005公里,國高網首都放射線路段全部打通。

  航空樞紐方面,“雙核兩翼多節點”的京津冀機場群已經布局完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9個京津冀規劃機場全部投入使用,京冀共建共管的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也全面啟動。同時,機場陸側交通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以機場為重要節點的高速路網更加優化,京津石四大機場均已開通城市軌道交通快線,樞紐機場與軌道交通聯通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在不斷形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