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2018年開始建立中日海空聯絡機制後,雖然每年度都會就此聯絡機制執行狀況召開定期會議,但呈現在雙方媒體前之對話狀況,永遠是各自表態,對於既有立場差異,永遠難以產生任何交集達成共識。所以在此種狀況下,雙方對於更進一步推動高層直通熱線會裹足不前,完全不讓人意外。
三、若有誠意通聯不是問題
其實當2018年5月中日建立海空聯絡機制協議後,2018年12月20日在日本能登半島周邊日本海海域,發生韓國海軍以及執法艦艇,不但受到從厚木海軍航空基地起飛之海上自衛隊第4航空群所屬P-1海上巡邏機低空飛越查證,更被日本指稱遭致驅逐艦廣開土大王號(DDH-971)射控雷達鎖定,引起雙方嚴重爭議。
當此事件發生後,日本與韓國國防與外交高層完全是隔空相互叫陣,相互指控對方刻意採取危險舉措示威,並且透過公布相關通話錄音與影像紀錄,甚至還拿出諸多國際法條規範,擺出決不退讓態勢。不過此項過程最後還是在雙方對話無法獲得交集後落幕。但就中國大陸視角來看,會注意到儘管雙方內心不快,但卻證明就算無法獲得共識,同時亦無高層直接通聯熱線,此種海空對峙緊張事件,讓情勢惡化危機繼續升高到爆發全面衝突之可能性確實不高。
中國大陸海軍方面專業人士亦曾表示,在過去解放軍海軍艦艇裝備相對落後,空中戰機實力亦無法與日本自衛隊匹敵的年代,在大陸周邊海域經常遇到自衛隊戰機刻意低空飛越示威;但隨著解放軍裝備改善,海空載台實力增強能夠與自衛隊分庭抗禮後,自衛隊各項目標查證、海空攔截與伴隨航行之機動姿態與運動軌跡,都充分顯露出自我克制跡象,亦不會像往日當其實力領先時那樣囂張。
所以目前中日雙方在海空實力接近後,東京不得不要求其自衛隊海空軍事載台,在與解放軍艦艇戰機在海上與空中遭遇時有所克制。但在對外宣傳上,卻是不遺餘力地宣稱雙方相遇態勢愈來愈緊張,其實表面所聲稱狀況,事實上卻是與真實情態完全相反。所以翻開此張底牌來看,就更可理解到為何情勢壓力無法敦促雙方達成高層熱線通聯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