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不誘於譽,不恐於誹
http://www.CRNTT.com   2022-01-21 16:23:08


 

  自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後,隨著其功績、聲譽越來越大,攻擊、詆毀也越來越多。但王陽明遇謗不辯,心境坦蕩,泰然處之,依然正心誠意地踐行內聖外王之道。他深知毀譽皆是世情常態,恰可借事煉心,而不必務求澄清,濁者自濁,清者自清。其中關鍵在於自身修養功夫如何,日久功深,流言蜚語也會不攻自破。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可謂是對“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的深度詮釋。

  贊譽考驗著人的清醒度,誹謗考驗著人的堅強度。若聞譽則喜、聞謗而怒,就會像被操控的木偶,成為外在評價的奴僕。當毀譽榮辱來臨,人非但要不動心,而且應以此作為反觀自身、磨煉意志、提升能力的機遇。心力沒能充分發揮,往往是被毀譽等名利得失所束縛。只有超越自我,心靈達到澄明境界,才能洞察事物規律。這樣對待問題,人生道路會越走越寬。

  贊譽具有兩面性,正確對待可激發工作熱情,反之則成為阻礙前進的負累。況且,“名過其實者損”,讚美接受過多,還易使人忘乎所以。成績越大越需要檢視反省自我,謹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把心思用在做事上,創造出實實在在的業績。魯迅在雜文《罵殺與捧殺》中寫到,“捧殺”可以置人死地,即吹捧令人在陶醉中迷失自我。“不誘於譽,不恐於誹”是避免罵殺、捧殺,保持清醒的良藥。因此,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就告誡全黨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

  “不誘於譽,不恐於誹”與以謙為德、以實為本的文化傳統是內在相通的。韓愈名作《原毀》探究毀謗產生的原因,感嘆“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常言道“譽滿天下,謗亦隨之”。幹事創業,尤其如此。我們一方面,應認真聽取各種意見,盡量汲取合理部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另一方面,愈加堅定志向,決不為非議嚇倒,也不為“捧殺”迷惑,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不誘於譽,不恐於誹”是一種寵辱不驚、自謙自強的人生態度,而從深層次看,更是一種求真務實、自我完善的思維方式,這對於個人成長和組織建設都有借鑒意義。這種自我完善精神,既能讓黨組織保持生機和活力,跳出“歷史興衰周期率”,也有助於全黨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勇於自我革命,意氣風發地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