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香港鳳園:300多年保護生態的傳承
http://www.CRNTT.com   2022-01-24 12:57:07


 

  退休之前,馮淑儀是一位站在三尺講台上教書育人的“園丁”;退休之後,她成為了一位在鳳園山林里保育動植物的園丁。她說,這兩件事都帶給她滿滿的成就感。

  和馮淑儀一樣,陳嘉宏也是鳳園之美的守護者之一。

  大學學習中藥專業的陳嘉宏,畢業後追隨興趣,選擇“棄藥從林”。他說,他對大自然有與生俱來的濃厚興趣,將自己的興趣與大自然融合,總能讓他找到內心的平靜。

  在鳳園工作了7年的陳嘉宏,早已把鳳園里的花草蟲蝶深深刻進了自己的腦海里。沿著山間小徑向前走,陳嘉宏總是能又快又精准地說出遊客問及的每一種動植物的名字與特性。

  “那是一只雅灰蝶。”當遊客們都尚未看清遠處飛來的一只小蝴蝶的顔色之時,陳嘉宏就已脫口而出。刹那間,周圍的人都對他強大的“識蝶”能力投來贊許的目光,遊客蘇先生忍不住誇他為“鑒蝶高手”。

  眺望著遠方,陳嘉宏感慨道,看到自己親手栽種的植物生根、發芽、開花,吸引來蝴蝶和其他動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保護大自然的接力棒

  陳嘉宏說,300多年前,原本在內地南頭、沙頭角附近一帶打魚謀生的麥、葉、薛、黎、莫、韋六大姓氏的人士,遷至鳳園開墾耕種。在村莊建起時,村民沒有選擇砍伐大片林地,而是與自然共生,他們種植的荔枝、菜心、姜花、蕉樹等作物都是蝴蝶幼蟲和成蟲的食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