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講好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22-01-27 14:50:41


 
  精心設計內容。在講故事中注重宣傳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和實踐意義,通過一個個生動事例彰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圍繞我們黨帶領人民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充分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著力介紹各地區各部門採取生態文明試驗區、河湖長制、荒漠治理、綠色金融等新政策新舉措取得的實效,反映人民群眾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所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努力匯聚合力。發揮好政府部門統籌協調作用,注重動員社會力量,從親歷者的視角講述“帶著露珠”“冒著熱乎氣兒”的故事。例如,讓雲南象群遷徙中被大象光顧了玉米地的大爺、利用無人機跟蹤拍攝象群的工作人員、一路維護交通秩序的民警當講解員,講述他們的所見所感。通過眾多當事人的分享,向世界講述中國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發展的豐富多彩故事。媒體和智庫要進一步加大對生態保護、氣候變化等問題的關注、研究和宣傳力度,精心策劃和推動開展多種形式交流活動,增進國際人士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認同感。充分調動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的積極性,用好外媒、外嘴、外腦,匯集知華友華力量,增添傳播活力、增強傳播實效。

  創新渠道方式。在綜合運用信息發布、媒體報道、文化交流、學術研討等渠道方式的同時,充分發揮互聯網、新媒體及社交媒體平台優勢,策劃製作微電影、短視頻、紀錄片、動漫等可視化、互動化產品,闡釋好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豐富內涵與實踐成就。結合世界環境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以及其他重大國際論壇等,積極開展對話交流,把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講新講活、講深講透。

  不斷提升實效。各國因社會制度、自然環境、發展階段不同,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利益訴求也不同。在傳播中應注重精准,細分受眾對象、把握特點需求、善於換位思考,“量身定制”傳播內容,真正做到以效果為導向。以中外共通的情感和關切作為切入點,更多挖掘田園之美、動物之萌、人性之善等能夠激發情感共鳴的生動素材,聚焦鮮活個體、善用感人案例,讓更多“可觸摸”“有溫度”的中國故事激發情感共鳴。在講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同時,實事求是介紹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問題、困難、挑戰以及我們所作的努力,以開放自信的姿態贏得國際社會理解和尊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