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傳播冬奧知識 增進文化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22-02-02 11:14:19


  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北京市民劉女士用手機登錄“北京2022雲展廳”,了解冬奧歷史,參與抽獎互動,還為她心儀品牌的雲展廳投票。

  近日上線的“北京2022雲展廳”是奧運史上首個雲上展廳,旨在打造公眾與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線上溝通和互動的樂園。與此同時,它還是一座文化的橋梁,通過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讓參與者感受到奧林匹克文化的魅力。短短幾天,參與投票的人數已超10萬。

  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在《奧林匹克宣言》中指出:“奧林匹克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種源於內心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近距離感受冰雪運動魅力

  1月27日,冬奧線上觀光活動專題介紹了北京市珐琅廠,講解員向中外參與者講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的製作工藝。

  在觀光過程中,一件名為“冬奧五環珐琅尊”的冬奧特許商品格外引人關注,其造型設計靈感源於奧運五環標誌,5種底色取自奧運五環的顔色;器型似竹,有“節節高”之意;蓋子上的“冬奧圖卷”繁複精細,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場館“鳥巢”,競賽場館“冰立方”,天壇以及張家口的大境門均有體現。

  冬奧五環珐琅尊只是冬奧特許商品成為傳播冬奧文化載體的一例。在16類5000餘種冬奧特許商品的設計、研發中,弘揚中國文化的理念貫穿始終,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大眾參與冬奧的熱情,還促進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在冬奧籌辦過程中,中國文化的魅力無處不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火炬、吉祥物、體育圖標、獎牌和色彩系統等一系列冬奧形象標識,突出冰雪主題、彰顯中國特色。

  已經開門迎客的冬奧村和主媒體中心中,貼春聯、掛燈籠,年味十足。北京冬奧會開幕恰逢中國虎年春節,這為本屆冬奧會帶來不同尋常的東西方文明融合的多彩體驗,並借助奧林匹克的平台,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魅力。

  賽場之外,“一起向未來 冰雪過大年”活動舉辦得有聲有色。北京什刹海冰場專門設立了冰雪互動區,參與者可以親身體驗冰蹴球、冰木射、打冰尜、冰上龍舟等民俗活動,近距離感受冰雪運動的魅力。

  讓冰雪文化在校園生根發芽

  日前,冰舞劇《木蘭》在北京上演,35名古裝打扮的花滑小將隨音樂翩翩起舞,參演的演員平均年齡只有13歲。

  冬奧會女子單人滑銅牌得主陳露受邀擔任冰舞劇總導演,孩子們的全情投入讓她感動,“這些孩子從最初簡單的滑行、旋轉,到現在擁有兩周跳的能力,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體育的獨特魅力。他們不僅能夠體會到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與價值,還能懂得如何在困境中迎接挑戰、如何通過艱苦的付出實現夢想。”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通過冰雪運動愛上體育,並參與到奧林匹克文化的傳播中。2020年5月15日,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和北京冬奧組委發布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可持續性計劃》,明確“將奧林匹克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增進青少年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理解、支持和參與”,提出了“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奧林匹克教育模式”的具體任務。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累計達835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達2062所,冰雪文化在校園裡生根發芽。

  作為雙奧之城,北京市多次在“鳥巢”、故宮博物院、中華世紀壇、頤和園等地舉辦奧運文化主題展覽等,宣傳北京雙奧文化遺產,普及奧林匹克知識,自2018年起已連續舉辦了多屆中小學生冬奧知識競賽。2020年,826所學校超過39萬名中小學生參與活動。張家口市利用奧林匹克會旗巡展契機,在72所中小學開展了奧林匹克知識教育主題活動,覆蓋師生12萬餘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