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力保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http://www.CRNTT.com   2022-02-11 08:41:20


  中評社北京2月11日電/2021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7.4%,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這是近年來中國製造業占比首次回升,一定程度上與服務業受疫情影響尚未完全恢復有關,也與近兩年中國積極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

  經濟日報發表署名金觀平的評論文章表示,中國製造業規模已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在驅動經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6年的28.07%下降至2020年的26.29%。雖然製造業占比下降是全球性現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製造業占比呈現過早過快下降特征,且近年來處於趨勢性下降狀態,對此更應予以高度警惕。

  要正確分析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一方面,隨著產業分工水平不斷提升,傳統製造業中的非製造環節會不斷分離出來,並被劃分到服務業,導致製造業占比出現結構性下降。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服務業發展較快,尤其是數字技術驅動下的新興行業成為服務業增長的強勁動能。不少發達國家在經歷了完整的工業化進程後,也會出現製造業占比下降。但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尚未結束,產業鏈供應鏈仍處於中低端水平,在這種情形下製造業占比過快下降,一個重要原因是存在脫實向虛傾向,即製造業與虛擬經濟間發展不平衡。

  文章指出,保持製造業比重穩定已成為當前重要課題。“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在2022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製造業占比也被頻頻提起。之所以要高度重視保持製造業比重穩定,是因為製造業是實體經濟中最重要和最基礎的部分,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製造業穩,實體經濟才能穩。

  文章認為,保持製造業占比穩定,關鍵在持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近年來,全球經濟發展面臨下行壓力,世界各國重新意識到製造業在拉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少西方發達國家紛紛提出重振製造業,中國製造業發展面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雙重擠壓。因此,要著力保持製造業占比穩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要大力鍛造長板,鞏固提升優勢產業的領先地位。要著力補齊短板,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在關係國家安全的領域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確保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保持製造業占比穩定,重點在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中國是世界上工業體系最健全的國家,製造業增加值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當前,中國已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製造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發展階段,保持製造業占比穩定,不能片面追求製造業規模增長,而應更加注重提質增效。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提升競爭力的好抓手,要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培育企業數字技術應用能力,推動先進製造業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服務型製造。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重點技術和產品創新生態體系建設,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