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烏克蘭危機火藥味稍退
http://www.CRNTT.com   2022-02-13 12:48:16


 
  馬克龍所謂的歐洲安全體系,是遭遇了兩次世界大戰摧殘的歐洲人的集體共識。以德法為主的西歐諸國,都極力要避免跟俄羅斯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俄羅斯雖然軍事實力強大,但經濟規模只相當於西班牙,在地緣政治安全考量之外,也不能不顧及西方加大經濟制裁的後果。美英的軍事部署,固然起了一定的阻嚇作用,但俄羅斯是否撤兵,仍在還沒有亮底牌的普京一念之間。這是烏克蘭危機最關鍵的變數。

  與美國聚焦圍堵中國相比,德法在自家後院的危機中難以置身事外。在馬克龍訪俄之際,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到華盛頓會晤拜登,謀求共同立場。德國為了確保從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計劃不至於生變,至今一直不願公開得罪莫斯科。德國媒體評論稱,朔爾茨華盛頓行的最大目的,是避免美國利用危機,否決俄羅斯東氣西送的北溪二號計劃。在軍事考慮之外,這一關係俄羅斯龐大經濟收益的因素,同樣占據普京戰略算計的核心位置。

  社論說,形勢演變至此,左右逢源的普京大致實現了階段性目標。他剛利用出席北京冬奧運之便,高調展示與中國深化戰略協作,共同抵禦美國步步進步的圍堵壓力,還簽署了供應中國1億噸石油的大單。雖然普京知道北約不會同意他的要求,承諾不讓烏克蘭加盟,但經過這輪較量,他已經成功地劃出西方不能再無視的俄羅斯勢力範圍,同時挑撥了美國跟德法的關係,讓北約的矛盾公開化。

  美俄德法英等主要國家,在化解危機過程中勢必少不了各種幕後的討價還價,包括同烏克蘭和波蘭等國家秘密交易。這些細節,有些恐怕還有待後續發展才能一窺究竟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