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春走基層丨振興路上再得勝
http://www.CRNTT.com   2022-02-13 14:03:53


 

  幾年時間,小土豆成了德勝村的大產業。全村280個微型馬鈴薯標準大棚年產量達3640萬粒,其中“禦富德勝”原種獲得國家綠色認證,還被農業農村部納入第八批“一村一品”名單,銷往全國。徐海成家也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1年,他承包了15個微型薯大棚,種了50畝土豆、七八畝蓧麥,一年純收入超過20萬元。

  在發展傳統種植產業的同時,德勝村瞄准綠色低碳發展方向,發揮當地光照充足的優勢,做強太陽能光伏產業。全村建起兩座共500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引進企業投資建設一座5萬千瓦的農光互補電站。現在,村民人均年增收在萬元以上,村集體每年也有70萬元左右的穩定收入。

  脫貧攻堅“得勝”歸,壩上山村煥新顔。2018年底,德勝村整村脫貧出列。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3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200多萬元。葉潤兵告訴記者,德勝村的變化正如冬奧會火炬傳遞點主題所概括的那樣:“走向振興”。

  “我們將繼續發展景觀農業和設施農業,並借著冬奧的東風發展鄉村旅遊,讓鄉親們更富起來。”葉潤兵說,“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德勝村一定能夠再次旗開得勝。”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