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農田裝上智慧大腦 村民樂享智慧生活
http://www.CRNTT.com   2022-02-18 16:27:34


 
  在贛榆區婁官莊村,氣溫回升,有機生產基地又忙碌起來。“施用有機肥,除草靠人工,伺候這片地一點都不敢馬虎!每年收完冰糖玉米種紅薯,城裡人可喜歡了。”60歲的村民唐農田跟著合作社搞訂單生產,一畝有機玉米收入上萬元。

  負責提供種苗、技術和銷路的,是當地一家龍頭企業,負責人是85後的王培超。“村民靠傳統耕種收入有限。我希望抓住消費升級的契機,上游採用訂單模式,下游發展微商等方式,幫助村民的好產品賣出好價錢。”王培超介紹,企業收購的產品80%以上都是線上銷售。目前,企業的有機種植項目直接帶動150多名農民,年用工量1200餘人次,村民平均年收益達7萬元左右。

  數字鄉村加快推進,新業態、新模式潛力巨大。前不久,中央網信辦等10部門印發《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立足“十四五”時期數字鄉村發展,部署數字基礎設施升級、智慧農業創新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等8方面重點行動。農業農村部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1萬億元,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達到1萬億元,新增鄉村創業帶頭人100萬人,帶動一批農民直播銷售員,農民生產經營能力普遍增強。

  夏傑長表示,數字鄉村建設,離不開新技術、新業態的叠加推進作用,也離不開農村勞動力數字化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要鼓勵人才下鄉,增強農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對農村幹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廣大農民數字化培訓,更好助力數字鄉村建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