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過去,任何一項技能、知識的獲取,都要靠買書。但今天,有網課有視頻,有鋪天蓋地的各類網絡文章,這些都在“瓜分”書籍的市場需求。
當然,很多複雜、深度閱讀依然要靠書本來實現,這可能是結果,但未必是原因。比如一些專業的大部頭書,因為消費群體不夠龐大,只有少量且昂貴的紙質出版物,出版機構缺乏電子化的動力。那出版業該努力的方向,究竟是讓這部分小眾內容電子化,還是鼓勵紙質閱讀?這是很值得考量的。
再比如,如今各大科研機構都在推動數據庫建設,大量文獻上網。這一定會降低書籍購買量,但不妨思量一下,這對知識的獲取是便利還是阻礙?
從市場經濟的常識來說,任何一件商品想要賣出去,都要滿足稀缺性,即它夠好而且夠少。實體書店的問題也是這樣,賣的書必須有相當的質量,而且沒有其他替代,所以從供給側根本性地提升質量,才能真正刺激需求。如果拋開這種細節層面的探討,而是粗線條地強調“要買紙質書”,這恐怕沒法觸及到問題的實質。
對於實體書店,其實沒必要太過悲情,也應該擺脫理想化的敘事。不妨把目標精確一下,拯救書店的指向,究竟是拯救這些書店,還是出版行業,還是更高層面的充實社會文化?這些不同目標,可能會推導出不同的政策脈絡。理解了這些問題,或許對那些書店相關的新聞,也就不那麼悲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