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http://www.CRNTT.com   2022-02-25 15:48:26


 

  與會專家認為,作為保險機構,更應該充分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不斷探索推出高質量的保險產品和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堅固的風險保障。

  平安產險總監姜華介紹,在服務先進製造、高新技術方面,平安產險作為首台(套)和新材料保險補償機制首批試點單位,一直關注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創新首台(套)保險,幫助企業轉移產品所帶來的潛在質量風險和責任風險,從而激發製造企業的創新積極性。截至2021年底,平安產險承保國家和地方首台(套)、新材料保險項目合計超過2500個,為製造業企業提供超過3500億元的風險保障,其中包括南海可燃冰開採的“藍鯨一號”、交付馬來西亞的“電動機車組”等眾多中國製造重大項目,為“國之重器”走出去保駕護航。

  平安證券總經理助理袁玉平表示,近年來,為解決中小民營企業長期發展問題。平安證券針對出現困難的民營上市公司或其股東,通過一企一策,創設有針對性和差異化的金融產品,綜合運用大宗交易、競價交易、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參與併購重組、定向增發等各種資本市場的方式,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多渠道化解因流動性問題造成的經營風險,構建了良性的紓困生態。

  近年來,金融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金融配置資源能力進一步增強。合理分工、相互補充、功能完整的現代金融體系初步形成。中國財政學會政府與社會融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起雷認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在嚴格防控疫情反彈的前提下,繼續全面恢復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要緊扣“六穩”“六保”任務,充分利用我國市場潛力大、儲蓄資源多、國際合作範圍廣等有利條件,發揮好中央與地方各單位的積極性、主動性,強化財政、金融、就業、產業政策協同配合,特別要服務好中小微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促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