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面認識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http://www.CRNTT.com   2022-03-02 09:49:28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製造業是實體經濟中最重要和最基礎的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中國製造業規模已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在驅動經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曉華文章表示,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6年的28.07%下降至2020年的26.29%。雖然2021年達到27.4%,但整體上仍存在較大下降壓力。辯證來看,中國已處於工業化中後期,製造業比重下降符合客觀規律,但如果製造業占比下降過早、過快,不僅會拖累當期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就業,還可能導致產業“空心化”,削弱中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面對逆全球化趨勢加劇、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的外部環境,我們必須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潛力,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多重因素的共同要求

  文章認為,綜合來看,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由製造業的基本特征、中國的發展階段、國際環境的變化等多重因素共同要求的。

  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製造業是國民經濟各行業中主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不但為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供豐富的生活用品,而且為製造業本身、農業、建築業、服務業等國民經濟各個行業提供生產活動所需要的生產資料。目前,製造業在中國經濟中仍然占較高比重,工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只有工業穩國民經濟才能穩,只有製造業發展水平提高了,國民經濟其他各個行業向高水平發展才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保障。

  逆全球化和疫情衝擊要求製造業產業鏈相對完整。近年來,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趨勢加劇,產業安全與產業鏈韌性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以效率優先、通過發揮各國比較優勢形成的全球價值鏈分工格局面臨重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出現的防疫物資供應短缺、全球供應鏈受阻甚至中斷,進一步推動產業鏈向本土化、近岸化和多元化發展。隨著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問題凸顯,增強本國供應能力、保持產業鏈的相對完整和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就成為應對供應鏈風險加大的重要保障。

  抓住科技革命機遇離不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不斷催生顛覆性的新科技、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新科技的成熟、擴散不斷形成新產業並使傳統產業發生深刻變革。由新科技催生的新產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增長速度最快的部分,是影響未來國際競爭格局的經濟發展新動能。新產業的主體是先進製造業。在新產業領域,具有不同於過去的科技基礎、技術路線、應用場景、市場客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處於大致相同的起跑線上,後發國家更容易縮小產業技術差距甚至實現技術趕超。抓住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提供的機遇實現換道超車,需要盡快培育壯大高技術製造業。

  影響比重的主要因素

  文章分析,製造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變化既要遵循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同時也受到基本國情、技術經濟範式變革和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

  製造業比重變化既遵循一般規律又受國情影響。按照早期發展經濟學家庫茲涅茨、錢納裡等人根據發達國家工業化經驗的總結,工業和製造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呈現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先提高後下降的倒U形曲線。但要看到的是,製造業比重不僅與以人均GDP衡量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也與各國國情息息相關。各個國家由於國情不同,其製造業比重變化雖然遵循大致趨勢,但在相同發展水平上亦會有較大差異。

  技術經濟範式變化從不同方向影響製造業比重。從歷史來看,發達國家的工業化由機械化時代開始,經歷電氣化時代並延伸至信息化時代,而當前中國的新型工業化更多是在數字化時代進行的。數字技術主要從兩個方面影響製造業在全球的布局和製造業的比重。一方面,以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數字技術替代人工並用數據和算法為製造過程賦能,能夠提高製造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並推動製造業向技術更好、模式更新、柔性更高、排放更少的方向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由於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帶來的成本上漲,讓高收入國家的加工製造活動在更長時間保持全球競爭力。另一方面,數字技術推動製造業與服務業更深度融合,基於製造產品所開發的軟件和算法、提供的增值服務在整個製造業價值鏈活動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由於行業劃分的依據是開展各種經濟活動的單位所從事的主要活動,當製造企業開展的服務性質活動規模足夠大以致專業化運營更有效率時就會剝離出去,巨大的市場規模也會吸引為製造活動提供專業服務的新企業進入,而這些活動在統計時會被計入服務業的範圍,這也會影響製造業比重。

  全球化水平影響全球產業鏈分工與製造業布局。在高度全球化的國際環境中,資本、技術、商品、服務等生產要素和產品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原本在一個國家內部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價值鏈被解構,並分散到全球從事該環節生產活動最具有優勢的地區,形成全球製造業的產品內分工或價值鏈環節分工格局。發達國家由於生產成本高,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全球價值鏈分工趨勢中,將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製造環節轉移到更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與封閉經濟相比,全球價值鏈分工會使高收入國家的製造業比重更早出現下降。而如果全球化出現逆轉,中間商品和服務在全球產業大循環中運轉不暢、供應鏈風險加大,就會使各個國家和跨國公司從全球價值鏈分工模式下的效率優先轉向更多地考慮產業安全,出於提高產業鏈韌性、增強抗風險能力的目的,推進加工製造環節回流、提高國內產業鏈價值鏈的完整性,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製造業的比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