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廣東著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
http://www.CRNTT.com   2022-03-04 07:58:12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地區生產總值達12.4萬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4萬億元,貨物進出口總額超8.2萬億元,城鎮新增就業140萬人,自然增長人口57.19萬人……廣東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發布的2021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廣東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順利完成年度主要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必將載入史册的一年,也是廣東改革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面對複雜國際環境、本土疫情防控等多重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落實“1+1+9”工作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加大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力度,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台階,和全國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最新發布的統計公報,全面展現了一年來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鬥取得的新成就,生動記錄了廣東奮進新征程路上取得的新成績。

  過去一年,成績喜人,意義非凡。“雙區”建設牽引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推進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穩健起步,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邁出堅實步伐,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區域發展更趨協調和平衡,文化強省建設扎實推進,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廣東和全國一樣,正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在疫情、汛情、部分地區限電限產等因素影響下,各方面挑戰明顯增多,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在這樣的局面下,必須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堅持穩的主基調,把住穩的大局,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基本盤。

  世紀疫情衝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們既要正視困難,又要堅定信心。因為廣東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發展韌性好、潛力足、空間大的特征沒有變,經濟穩定恢復和轉型升級態勢沒有變,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支撐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也沒有變。廣東處在內外循環交匯點,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較強的創新實力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擁有1500多萬市場主體、7000萬勞動者、1.27億常住人口共同形成的市場紅利,還擁有“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叠加利好,這是廣東奮進新征程的優勢所在、信心所在、底氣所在。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做強經濟基礎,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推進“十四五”發展的重要一年。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至關重要,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密切關注趨勢性變化,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強化經濟運行調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策發力適當靠前,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開局決定全局,起步決定後勢。當前,要全力推動一季度開好局、起好步,加大對企業幫扶和政策支持力度,突出抓好重大項目建設,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緊盯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強化服務指導,全力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深入挖掘消費增長潛力,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大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力抓好“三農”工作,防範化解經濟領域重大風險。

  經濟穩,則人心穩、大局穩。全省上下要從2021年統計公報中看到信心和動力,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牢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南方日報評論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