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烏衝突,歐洲的心態變了
http://www.CRNTT.com   2022-03-09 15:48:18


 

  2020年歐俄貿易額達1740億歐元,2019年歐盟在俄投資存量高達3114億歐元,2021年歐盟對俄天然氣的依賴更高達42%。因歐俄利益關聯密切,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難免“逆火”燒身。俄烏衝突下,能源價格高企,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持續推高歐洲通脹率,歐洲在俄企業紛紛計劃撤資,歐洲貿易通道受限,供應鏈受阻風險加劇,其疫後復甦前景已深受影響。

  目前,歐盟正加緊探討各類應對之策,如繼續放鬆對成員國債務與赤字的規則約束力度,對歐盟現有資金分配結構重新調配,對受制裁反衝擊較大的成員國予以補償等。

  歐盟減少甚至擺脫對俄能源依賴更是勢在必行。短期內,歐方擬通過大幅增加天然氣儲量,重新大規模使用煤炭等措施,應對可能的俄氣供應不穩定。從長期看,加快液化天然氣終端擴建,加緊從俄羅斯以外的美國、卡塔爾等國進口液化天然氣,自北非進口天然氣等措施,均是歐盟的政策選項。德國政府聲稱,將提速實現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目標。在諸多重度依賴俄氣的中東歐國家,核能將大概率成為其綠色轉型的主要過渡性能源。

  但鑒於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高依賴度,急速“去俄”短期內對許多國家恐怕並不現實。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期也承認,德國一步到位擺脫俄氣難以實現。與此同時,近年來綠色與數字“雙轉型”是歐盟兩大發展戰略目標,軍費大漲會擠壓歐洲國家的發展開支,其綠色轉型進程因俄羅斯因素的刺激而加快還是受到拖累,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最後,歐洲戰略自主建設面臨新抉擇。

  隨著當前局勢的急劇惡化,歐洲“恐俄”“抗俄”心態已全面激活。更緊更深與美國和北約綁定,以加強對俄遏制與威懾,在相當長時期內或成為歐洲的重要政策選擇,但絕非歐洲唯一的政策選項。

  歐洲清楚地看到,在此次俄烏危機之初,歐洲作為歐洲安全的重要相關者,其作用幾近被邊緣化。而在俄烏衝突爆發後,歐洲則是經濟、社會與安全損失的主要承擔者。歐洲同樣看到,在俄烏衝突之際,美國戰略重心“錨定”亞太的現實未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