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建築物的奧運場館,從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意象、巧用工業遺產,到賽事結束後永續利用,體現出當代中國建築設計師對這片土地上文化遺存的創造性轉化、對最新技術手段的學習借鑒,以及對綠色發展理念的實踐。奧運場館設計的現代“中國風”,其實是近年來中國建築界從師法於外,轉為注重發掘文化傳統這一新走向的縮影。
北京冬奧會“中國風”,同樣是近年來“國風國潮”的自然回響。冬奧之外,文博熱已持續多年。壬寅春節未至,國家博物館春節期間的票就已一搶而空;從故宮博物院的歷次特展,到新開放的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常常一票難求。文博類文創產品紛紛入駐電商平台,成為“網紅”。日常生活中,傳統服飾與當代審美的結合已是許多年輕人追求的時尚;曾經知音難覓的傳統民樂和中國舞,也在這樣的背景下頻頻出圈。
啟示三,以文化人,以藝通心。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最為可親;被一個個具體個體切身感知的文化,最能將人心相接、人情相連。個體成為媒介,將感受到的文化自發地傳播出去,有如漣漪,層層延蕩。
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外運動員自發的“文藝眾創”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飛龍在天”的戰袍、“孫大聖”的頭盔、“龍騰虎躍”的護膝,不一而足。運動員本人也參與到這濃鬱“中國風”的設計中。比如,一只同時集納了大熊貓、長城與游龍等典型中國元素的頭盔,就出自法國滑雪運動員之手,“希望以此傳遞對中國人民的問候和祝福”。媒體鏡頭下、個人社交平台上,運動員連同他們的專業裝備,在向世界詮釋體育精神、奧林匹克精神的同時,也傳遞著中華文化的訊息。
人們在北京冬奧村和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的日常起居和工作,更是“沉浸式”的中華文化體驗。運動員之家借鑒了北方四合院的設計理念,體現中國人對和睦團圓的追求,也與奧林匹克倡導和平、團結、友愛的精神相契合。北京冬奧會餐廳集結各國各地美食,有的外國運動員比賽間隙“轉型”做起美食博主,自發傳播“中國味道”;豆沙包、韭菜盒子等中國特色食品,時不時作為運動員的“零食”出鏡。恰逢春節,外國運動員手書春聯、身穿“虎服”拜年,深度體驗“中國年”。主媒體中心中醫藥文化展廳內外,青蒿素、“五禽戲”、“三藥三方”,同樣吸引著海外來客,更有拔罐、針灸等傳統中醫技藝適時幫助中外運動員緩解傷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