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無障礙化標杆的中國樣本
http://www.CRNTT.com   2022-03-14 14:07:53


 
  據此前公開發布數據顯示,借助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契機,北京啟動全市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2021年專項行動。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修復盲道26123處、人行橫道6597處;改造了2701個公交樞紐、公交站台、地鐵站、公共停車場,35座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為12242輛公交車配備無障礙導板等設施;地鐵1號線、2號線等老線車站更新59部爬樓車和142部輪椅升降平台。

  對於無障礙環境從場館延續到城市,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表示,無障礙環境不僅僅保證殘疾朋友平等參與社會活動,還會給老年人、傷病員和更多人群帶來便利,其積極意義將作用於全社會,“我們希望通過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舉辦推動全社會文明的進步。”

  在國際殘奧委會新聞發言人克萊格·斯賓塞看來,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使中國更加“無障礙化”,未來中國的殘疾人能更方便地參與各類活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遺產。”她表示,2008年借助北京殘奧會,中國建設了1400萬個無障礙設施,如今北京冬殘奧會更成為改善中國無障礙環境的催化劑。

  據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透露,“我們正在組織編寫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中國方案,將總結展示冬奧場館無障礙建設成果,並作為冬奧遺產,為推動國家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示範參考。”

  賽會的規範和標準對我國今後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大型殘疾人活動提供了有形的指南,同時,無形的遺產也將得以留存。在劉興華看來,借助賽會,所有工作人員對殘疾人運動員的關愛和服務在未來都會得以傳承,而冬殘奧會也將推動包容性社會建設,“冬殘奧會成功舉辦,全社會幫助殘疾人的社會氛圍更加的濃厚,平等共享的社會環境被不斷優化,殘疾人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地提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