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天津現代都市型農業“種”出新高度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3:32:41


 
  儘管栽了跟頭,張斌和團隊依然執著。“以往農戶種蘿蔔都是自己留種子,品種雜且退化嚴重,造成蘿蔔個頭不一,產量、商品率較低,品質的穩定性也不高,嚴重制約了‘蘿蔔經濟’的發展。我們就想育出更優質的種子,幫助農民增產增收。”

  他們挨家挨戶做工作,面對面勸、手把手教,一次不行就接著再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批試種農戶喜獲豐收。“‘七星’品種抗病性好、產量高、樣貌統一,又保留了甘甜的口感,平均每畝地多賺5000多元。”天津青白家庭農場負責人郭書艶嘗到了甜頭。

  一粒蘿蔔種,就這樣變成了百姓兜裡的真金白銀。“目前‘七星’品種在天津種植面積已超2萬畝,足足占到七八成。農民的廣告牌上,原來被調侃的‘黃皮’也成了賣點。”張斌滿意地笑了。

  90後“新農人”張立華,在天津大美良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任經理,換種新品種後,蘿蔔銷售半徑覆蓋京津冀地區,“都是訂單式銷售,每棚蘿蔔種下前,就知道未來要運往哪兒。”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為了讓自己的飯碗端得更牢,“菜籃子”“米袋子”更豐富,在天津,有一大批農業科技專家在致力於良種創新研究。56歲的於福安與天津小站稻打了半輩子交道,他帶領團隊育成“津原系列”水稻品種40個,科研成果近20年來覆蓋天津水稻種植面積80%左右,累計創造社會經濟效益30多億元。

  “現代農業的效益,必然藏在種子裡。”於福安堅定地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