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反催收中介亂象待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4:52:12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網評:反催收中介亂象待治理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存舉

  一段時間以來,以“信用卡逾期管理”為名義的反催收中介有些“活躍”,他們游走在各大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通過偽造虛假證明材料等方式,幫助欠款人逃避銀行貸款或信用卡逾期處罰,形成黑灰產鏈條,干擾了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需引起有關方面注意。

  根據有關報道,反催收中介一般通過偽造殘疾、涉刑、疫情隔離等虛假材料,向銀行申請還款延期,收取逾期客戶較高數額的“傭金”;如果申請不通過,這些黑中介還有可能把虛假材料作為證據,對客戶實施反向敲詐。某些反催收中介已實現“流程化、產業化、公司化”運作,相關業務人員往往會組建貸款業務交流群和反催收群,邀請所謂的“債務管理和咨詢專家”給欠款者“支招”。有些中介公司還專門設置風險控制、法律咨詢等部門,假冒律師為欠款者修復征信,帶有較強的隱蔽性,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黑灰產業鏈。教唆欠款人偽造虛假材料的行為,已經構成金融詐騙,不僅干擾了銀行的貸款管理業務,使得銀行資產承壓、收入減少,也破壞了公平公正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影響極為惡劣。

  從欠款人角度看,通過反催收中介逃避處罰的行為,無異於飲鴆止渴。在金融借貸關係中,按照約定,還款是借款人應盡的義務。經借款人申請,如果銀行同意調整還款方式或者延期還款,實際上是雙方協商一致對原有契約進行變更。借款人利用虛假證明騙取變更屬於金融欺詐行為,一旦核實清楚,會被認定無效,欠款人還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在這個黑灰產鏈條上,欠款人法律意識淡薄,心存僥幸,屬於惡意逃廢債行為。欠款人的個人信息提供給黑中介,本身也存在較大風險,隨時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於詐騙、洗錢、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