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30年無障礙建設呼喚立法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8:30:59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道,44小時內,3個冬奧村完成了向冬殘奧村的轉換,無障礙設施的增設是冬奧村“變身”為冬殘奧村的關鍵,充分彰顯了東道主細致入微的人文關懷。

  日常生活中,無障礙設施覆蓋率不足、發展不平衡、設施不合標準、工程質量差等問題依然存在,仍面臨多項挑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加快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之一。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無障礙環境建設廣泛實踐,無障礙理念不斷普及、內涵持續深化、外延不斷拓展,無障礙環境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愈來愈成為重要的民生工程,融入到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說,人民群眾對無障礙環境的需求逐漸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無障礙環境建設迫切需要高質量發展。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為適應老齡社會和數字化發展特征與需求,需要加快制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以無障礙環境建設“小切口”,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發展”,展現高質量發展“大成效”,為此,呂世明領銜提出了“關於加快制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議案”。

  從“有沒有”到“好不好”,中國的無障礙環境建設已經走過了30多年歷程。從1989年我國第一部無障礙建設設計標準《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範(試行)》頒布實施開始,我國無障礙事業全面推進,無障礙設施覆蓋率穩步提升。2021年12月30日發布的《無障礙環境藍皮書:中國無障礙環境發展報告(2021)》調查顯示,目前全國村(社區)的綜合服務設施中,有81.05%的出入口、56.58%的服務櫃台、38.66%的廁所進行了無障礙建設和改造。

  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中國人民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在京發布的《殘疾人事業藍皮書: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2)》,同樣關注了無障礙建設發展的區域化差距。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