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的懷遠縣河溜鎮一位村民指著還未使用完的幾袋化肥說,去年8月,他買了流動商販在縣城賓館授課後銷售的肥料,“說是複合肥,實際是磷肥。當時買十袋送五袋,相當於每袋106元,相較於市場上複合肥價格便宜約50元。但實際磷肥市場售價每袋僅40元左右,這種肥料用在紅薯地裡後,紅薯結得細而且小,真是貪小便宜吃大虧!”
《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了解到,此類推銷“問題化肥”的流動商販活躍於鄉村市場,目標客戶一般為大齡種糧農民。
“個別農戶因流動商販送貨上門、價格便宜,且對化肥質量缺少一定的鑒別能力,給銷售假冒偽劣化肥的流動商販提供了可乘之機。”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執法稽查處副處長周玉戰說。
滁州市定遠縣蔣集鎮一位王姓種糧大戶說,他去年在流動商販推銷下買了15袋化肥。“當時商販開車把我們接到隔壁鄉鎮,請吃飯喝得醉醺醺的,看大家都買了,我也就買了。我們去了至少20人,大多數都買了。”他說,“市場價一百多,培訓後只賣七八十。”
“當時他們宣稱是複合肥,但沒想到撒到莊稼地裡沒啥效果,後來我又到正規農資店買了化肥,多花了冤枉錢。”王姓種糧大戶指著自家門口堆放的化肥說。記者看到化肥包裝袋上印著“複合蛋白酶磷(鉀)肥”,寫明有效磷含量大於等於14%,並未出現複合肥所需的氮元素和鉀元素含量標識。蔣集鎮農技站負責人說,這其實就是磷肥,當做複合肥撒下去肯定會影響莊稼生長。
“屢打不絕”原因何在?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產糧大縣走訪中,多位基層執法人員和監管部門幹部表示,流動商販不惜鋌而走險,潛入鄉村銷售偽劣等問題化肥,不僅坑了農民、毀了糧食,還破壞了市場秩序。儘管相關執法監管部門保持嚴打高壓態勢,但流動商販推銷問題化肥現象仍“屢打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