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技創新點亮冰雪盛會
http://www.CRNTT.com   2022-03-19 07:42:07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在中國科技館舉行的冬夢飛揚——“科技冬奧”主題展覽通過新技術手段,向參觀者介紹科技冬奧的創新魅力。圖為小朋友通過VR(虛擬現實)設備體驗雪橇運動。(來源:影像中國)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近日,首鋼滑雪大跳台正式對外開放,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打卡”。作為備受關注的北京冬奧會場館,首鋼滑雪大跳台不僅將繼續承接多項專業體育賽事,還將成為服務大眾的文化娛樂活動場地。“多變”的身份背後,是場館建設採用了創新的設計理念。“我們團隊為大跳台量身定做了模塊拼裝設計,不僅堅固穩定,還可快速‘變身’,大幅提升賽後利用空間。”首鋼滑雪大跳台總設計師、清華大學教授張利說。

  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美麗畫卷中,科技創新貢獻別樣色彩。在備賽、參賽、觀賽等環節,新技術手段落地應用,為實現“簡約、安全、精彩”提供有力支持。科技助力冬奧也見證了中國科技發展的豐碩成果,不僅將在未來持續“滋養”中國體育事業,也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場館更先進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不論是競賽場館還是非競賽場館,均給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一幕幕精彩表現、一個個暖人瞬間,成為一流場館的最佳注腳。

  在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連日見證佳績。參賽運動員在這裡共13次刷新奧運紀錄,其中1次打破世界紀錄,在很多運動員看來,“最快的冰”名副其實。對此,相關專家介紹,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制冷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套創新型的制冷系統使得冰面溫度均勻、硬度一致,有利於運動員滑出好成績。此外,這套系統的應用還使國家速滑館碳排放量接近於零,更綠色、更環保。

  在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建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之一。外形恰如一柄中國傳統飾物“如意”,鑲嵌於茫茫林海雪原。其中一大亮點是中國首例變角度斜行電梯。電梯整體提升高度107.3米,運行斜長244.206米,單程時長不到兩分鐘。乘坐這部電梯,跳台滑雪運動員可以快速完成交通轉換,從地面到達賽道起點。

  在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同樣科技含量頗高。賽道建造一大難點是要實現“空間扭曲雙曲面殼體結構”,雖然全長不到2公里,但是因為曲面曲率均不相等,常規的施工工藝無法實現,只能通過人工噴射混凝土成型,還要保持密實度和成型精度。最終,設計建造團隊密切配合,經過上百次試驗後,成功攻克噴射混凝土的配比難題。目前,場館已申請專利超過百件,在同類賽道中技術領先。

  北京冬殘奧會時,科技創新也為場館無障礙環境建設貢獻“暖心”力量。在北京冬殘奧村,無障礙便捷智能管理平台實時顯示各公共空間的人流量、無障礙車位數量、共享輪椅位置與租借信息等。只需掃描二維碼,運動員便可獲得各項無障礙設施信息,還可隨時預約無障礙設施。為了便利殘奧運動員出行,系統還可對滿足無障礙要求的路線進行最優計算和導航。

  觀賽更精彩

  國際奧委會公布數據顯示,北京冬奧會多項收視數據創歷屆冬奧會之最。中國觀眾在電視端觀看總時長、觸達人次等創冬奧會轉播歷史新高。據介紹,北京冬殘奧會的觀賽體驗同樣受到廣大觀眾認可。在這背後,轉播技術、投影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一系列創新科技功不可沒。

  “雲技術”讓轉播內容製作能力大幅提升。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首席執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薩科斯介紹,北京冬奧會轉播內容總生產量超過6000小時,創造冬奧會歷史新高,與上屆冬奧會相比,來到北京的轉播商人數減少了32%。“通過將賽事成績、賽事轉播、信息發布等信息系統遷移至雲服務,北京冬奧會成為史上首個核心系統100%上雲的奧運會。雲技術使我們可以不用到現場就能夠製作內容。”伊阿尼斯·埃克薩科斯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