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圖書出版應顧及銀發閱讀
http://www.CRNTT.com   2022-03-23 09:43:53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據海外網報道,詩人陸游說得好,“讀書有味身忘老”。讀書是老年人最長久的陪伴。通常而言,老年人屬於“有閑階層”,特別是接受過一定教育的退休老人,不僅擁有大量閑暇時間,而且經濟壓力較小,最具備從容閱讀的條件。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億多人,占總人口的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億多人,占13.50%。預計到2025年,我國60歲以上老人將達到3億,占比為21%,65歲以上老年人比例也將達到13.7%。而到2027年,我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人比例高於15%,老年閱讀隊伍會越來越龐大。

  從目前看,老年閱讀還面臨不少困難,僅就圖書出版方面而言,對於老年讀者還需要更加關注。在圖書館、書店,我與一些老年讀者閑聊,他們不少人反映,讓自己讀著舒服的書籍甚是有限。現在市面上的書封面、包裝都很漂亮,但想要看風格更沉穩一點的,字大一點的,實在不易。鮮有出版社專門針對老年人成體系地出版圖書,也使得一些老年讀者感到好書難覓。

  關愛老年讀者,不斷滿足他們多樣化、個性化的閱讀需求,其實一直是相關部門的努力方向。據悉,從2014年開始,相關部門持續開展向老年人推薦優秀出版物活動。去年11月,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協會、中國出版協會發出通知啟動“2021年向全國老年人推薦優秀出版物活動”。通知要求,出版單位申報的出版物內容可涉及老年人生活的醫、食、住、用、行、娛等方面,形式上應便於老年人閱讀,鼓勵大字號本及配有音視頻的圖書參與申報。組委會共收到363家出版單位申報的參評出版物1380種,為歷屆評選數量最多。今年1月底,評審結果向社會公示,推薦目錄由以往的50種“擴容”至100種。

  既然如此,相關出版社在日常圖書出版當中,就有必要緊跟上述通知精神,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閱讀需求,盡力提供更為到位的出版服務。首先是出版形式,老年讀者的需求往往比較單純——不花哨的封面、順眼的排版、合適的字體、大字號、大行距、大開本,才方便進入閱讀。在出版內容上,應符合老年讀者的實際需求。一項調查顯示,老年人不只鐘情於健康養生類文獻,他們對時政新聞、生活娛樂、文學史地等也多有涉獵。出版社在做好市場調研基礎上,圍繞老年人閱讀需求豐富出版品類,才能讓他們讀得更有滋味。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