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外貿外資平穩發展。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拓展對外經貿合作。今年以來,穩增長政策靠前發力效果良好,隨著更多穩外貿具體舉措逐漸落地,全年外貿有望實現“保穩提質”。
經濟參考報發表作者李馥依評論文章介紹,2021年中國外貿規模連續跨越5萬億美元、6萬億美元兩個台階。今年以來,中國外部環境面臨更多風險和挑戰,在高基數和不確定環境下,前兩個月中國外貿迎來“開門紅”,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也再次證明了中國外貿具有極強的韌性和蓬勃的活力,中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出口產品百花齊放。一是重點產品競爭優勢不斷強化。機電產品、高技術產品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仍是拉動中國出口的主要力量,特別是集成電路、汽車的出口表現非常亮眼,增速分別達到27.7%、103.6%。二是農產品出口大幅增加,增速高達21.5%,中國企業融入全球農產品供應鏈步伐正在加快。三是中藥材及中式成藥出口增長顯著。隨著中醫藥在抗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作用愈發突出,海外對中醫藥的認可度逐漸提高。
貿易夥伴關係更加牢固。中國與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利益交匯不斷擴大。中國對歐盟、東盟、美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貿易夥伴進出口均增長。歐盟接棒東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近來歐洲局勢動蕩,進一步凸顯中國對歐洲的穩定供應鏈優勢。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正式生效,形成全球最大自貿區,隨著制度紅利逐步釋放,RCEP成員經貿發展成效正在顯現,也對中國外貿形成強有力支撐。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92萬億元,增長18.3%,增速高於整體近5個百分點。
貿易方式進一步優化。一是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二是海關特殊監管區等高能級對外開放平台發揮促進外貿增長的積極作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保稅監管場所進出境貨物分別同比增長27.4%、6.5%。去年以來,中國出台積極探索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自貿試驗區統籌發展等系列政策,有力推動了外向型產業發展,為穩外貿貢獻力量。三是跨境電商、海外倉、數字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逐漸成為中國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
文章指出,當前,外貿發展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和不確定,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外貿的主要預期目標設定為保穩提質,對於進出口、外貿外資、對外開放領域提出了更多落地和具體的舉措。例如,提出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覆蓋面,加強出口信貸支持,優化外匯服務,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穩生產等措施。相關舉措有助於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
此外,內外部環境亦有不少利好因素。譬如,海外供應鏈修復將帶動中國中間品出口;伴隨中老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竣工以及日本、韓國等疫情得到控制,中國與RCEP成員國的貿易額有望進一步增長;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進入快車道,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正在形成,將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深度融合全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