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中美綠色低碳合作有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22-05-27 00:14:33


 
  四、拜登政府時期中美綠色低碳合作的方向和領域

  在國際合作中,一般來說,目標一致程度越高,行為者之間在合作時產生衝突和分歧的可能性越小,對風險收益的測算與利益分配也更明晰,同時還可以確定何種行為是背離行為,有利於進行監督。同時,與所謂高級政治方面的合作相比,綠色低碳合作由於更多表現為經濟和技術方面的合作,受益往往呈現出雙贏或共贏的局面,因此也容易產生合作意願。而從經濟學中的交易成本理論來看,作為世界前兩位的經濟體和大國,中美在資金、技術、人才、產業、發展、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優勢,在能源結構和經濟發展上的互補性和巨大經濟利益使中美在綠色合作領域具有較強的動機和能力進行合作。

  中美綠色低碳合作依然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相互依賴不斷加深的態勢下,儘管中美關係在近年來出現波折,但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濟體和大國,中美在經貿、投資等各領域聯繫依然緊密,雙邊貿易額一直維持在每年6000多億美元的龐大規模。在碳中和的目標下,綠色低碳發展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中國將發展清潔能源作為促進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途徑,在風能、太陽能等領域都已具備龐大產能,同時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清潔能源市場。目前中國的綠色科技市場價值每年已達到5000億美元乃至萬億美元規模,在涉及風電、光伏發電領域也有不少技術處於領先地位。而美國在清潔能源相關技術、管理體制、相應法律法規建設、市場機制、商業模式開發和利用等各方面都具有不少領先優勢。在控制碳排放上,美國在清潔煤和潔淨油等方面掌握了相當數量的核心技術,在控制二氧化硫和懸浮顆粒物排放上也有豐富經驗。據估計,在同等消費量下,若中國採用與美國相同的清潔能源技術和能源消費結構,中國的碳排放總量將減少20%⑦。中國龐大的清潔能源市場和中美之間經濟技術上的互補性使雙方可以通過合作來實現更好的各自優勢資源配置,這對促進中美關係和經貿環境的健康穩定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在合作方向上,根據2021年9月初中美兩國元首電話溝通後的結果,中美將有望繼續以2014年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作為參考和藍本,圍繞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中美碳減排目標及核算、氣候資金支持等方面進行溝通和討論,並以2021年底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為契機,在後疫情時代開展綠色低碳合作。在奧巴馬政府時期,中美曾以氫氟碳化合物減排作為重點合作領域,成為當時中美綠色低碳合作的突破點。在2021年11月中美發布的《中美關於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中,雙方表示要在相關法規框架與環境標準、推動清潔能源轉型的社會效益最大化、推動終端用戶行業脫碳和電氣化、加強發展綠色設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循壞經濟,以及在碳捕捉、碳利用、碳封存等技術領域的合作,並確定以控制和減少甲烷排放作為重要的突破口,進而開啟新一輪的綠色低碳合作。同時,當前國際綠色低碳領域呈現出公共產品嚴重不足的問題,中美可嘗試共同合作,在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綠色投資、綠色貿易、綠色產業等領域,以提供公共產品的方式,搭建各種平台和市場,優化各種綠色標準與認證體系,改善現有國際機制,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共同做出大國貢獻。

  在合作領域上,中美可在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綠色金融、綠色投資、綠色產業等領域開展合作,使綠色合作成為中美關係中新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中美可在綠色能源領域共同推動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為主的能源綠色轉型,在綠色交通領域擴大在綠色基礎設施上的投資和建設,在綠色建築領域廣泛推廣節能建築和建築的節能改造,在綠色金融領域積極發展碳基金、碳市場、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金融市場,在綠色貿易領域合作建立綠色貿易標準和認證體系、打造綠色貿易發展的平台,在綠色投資領域鼓勵節能環保、生態環境、綠色服務等產業的綠色投資,在綠色產業領域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綠色製造業、綠色工業等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