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如何看待近期中美利差持續收窄
http://www.CRNTT.com   2022-04-02 10:59:35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本輪中美利差收窄的主導因素在於美債利率的“飈升”。目前,人民幣資產兼具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即使中美利差收窄也不會從根本上逆轉人民幣資產的避險和投資屬性,人民幣資產的前景依然向好。

  受美聯儲加息提速預期等因素影響,近期中美利差急速收窄。目前,中美10年國債利差在30個基點左右,3月份以來收窄幅度近50個基點,年初以來收窄幅度超90個基點。中美利差壓縮至歷史低點位置,引來市場對我國資本流出和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擔憂。

  應當看到,中美國債利差收窄有其必然性,主要原因是兩國經濟周期錯位,貨幣政策不同步。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需要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美國2月份通脹率創下40年來的新高,貨幣政策需要收緊以遏制嚴重通貨膨脹。

  本輪中美利差收窄的主導因素在於美債利率的“飈升”。2022年3月份議息會議後,越來越多的美聯儲官員轉“鷹”,尤其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明確表示“有必要在一次或多次會議上把加息幅度提高到25bp以上”後,美債利率已經迎來了一波飈升。

  中美利差收窄,是否意味著資本外流壓力增大,這需要具體分析。實際上,影響跨境資本流動的因素,除了利差,還有經濟增長預期、資產安全性和匯率穩定性等。目前,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人民幣資產兼具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即使中美利差收窄也不會從根本上逆轉人民幣資產的避險和投資屬性,人民幣資產的前景依然向好。

  不過,考慮到當前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不小壓力,國內貨幣政策仍需保持定力。短期來看,左右中美利差的關鍵在於美債利率的走勢,中美利差短期仍有進一步收窄的可能。隨著中美利差安全墊變薄,美債利率對中債利率的溢出效應可能會更為明顯,加劇跨境資本流動。這就需要金融監管部門強化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積極防範化解相關風險。同時,按照既定節奏推進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樹立我國開放的預期和政策信譽,則外資流入國內市場的長期趨勢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提高匯率彈性能更好抵禦資本流動衝擊。實踐表明,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加,有助於吸收內外部衝擊,及時釋放市場壓力,避免單邊預期積累。雖然近期各種消息衝擊增加了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但考慮到境內美元流動性依然充裕,人民幣持續下行的機會並不大。加之近年來,人民幣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不斷增強,我國對外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這些都有助於我國更好適應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調整與變化。

  經濟強則貨幣強,中美利差收窄並不改變人民幣資產的長期吸引力。應當看到,起決定性作用的仍主要是我國經濟基本面、金融市場深度以及制度建設等長期因素。只要我們發揮好疫情防控有效、政策空間較大的優勢,保持經濟穩中向好、穩中加固的發展勢頭,外部衝擊只會是臨時性的,跨境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匯率波動終將回歸經濟基本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