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國亞裔被歧視被排斥的歷史仍在延續
長期以來,美國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之所以未引起足夠重視,一方面是因為在非洲裔與白人之間的種族衝突過於引人注目,另一方面則是美國主流社會意圖掩蓋歷史上亞裔的悲慘遭遇。美聯社曾坦言,“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主義,一直是美國歷史上的醜陋主線”。
美國華裔的命運是亞裔遭受歧視和迫害的縮影。亞洲人移民美國的歷史始於19世紀中葉,當時他們因美國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廉價勞動力而遠渡重洋來到這個國家。19世紀後期,在政客的鼓動與媒體的渲染下,亞裔被污名化為“黃禍”,被主流社會視為對美國白人的“種族威脅”“經濟威脅”“健康威脅”,美國對亞裔的排斥和攻擊達到一個頂峰。在美國歷史上的各個時期,亞裔持續遭受著偏見、仇恨和種族暴力的折磨和煎熬。早在1854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就在判例中判定亞裔不能成為美國公民,對亞裔獲得公民權的限制直到二戰前後才最終被取消。對亞裔的群體暴力的最早記載是1871年,一夥白人衝進洛杉磯唐人街附近街區,槍擊和絞死了21名華裔;亞裔社區被焚毀,居民被趕出城市。對亞裔的恐懼和偏見最終導致美國禁止亞裔移民美國:華裔移民在1882年開始受到《排華法案》的限制;日裔在1907—1908年間開始受到移民限制;到1924年所有亞裔都被禁止移民美國。亞裔在公共衛生事件中被當成替罪羊在美國歷史上也不新鮮,早在19世紀70年代舊金山暴發天花疫情之時,華裔就曾被誣稱為“罪魁禍首”。
亞裔在美國的悲慘歷史未能得到公正的清算和反思,甚至不為美國主流社會所知曉,因而其中所潛藏的種族主義惡意自然無法徹底消除。亞裔被塑造為美國種族關係的局外人,美國主流社會中很多人否認存在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歷史,更拒不承認當前存在針對美國亞裔的種族主義攻擊。華裔歷史學家李漪蓮在美國國會關於針對亞裔種族仇恨犯罪的聽證會上發言說:“當今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面臨的種族歧視和暴力的行為並非由精神錯亂的個人隨意犯下的罪行,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國家悲劇。它反映了美國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系統性種族主義的悠久歷史。”對於美國各地針對亞裔暴力事件的增加,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深感關切,“過去一年發生的數千起事件,是長達數百年來刻薄、刻板化、尋找替罪羊、剝削和虐待歷史的延續。”
對亞裔的種族歧視之所以從歷史延續到現在,深刻體現了美國社會對亞裔作為“弱者”的欺凌以及作為“他者”的排斥。美國亞裔整體力量的弱小使其成為種族主義欺凌的目標。亞裔“弱者”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亞裔人口總量相對較少。美國亞裔總人口約為2400萬,在美國總人口中所占比例約為6%,與白人、非洲裔、拉美裔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第二,亞裔人口內部異質性很強。美國亞裔指的是來自東亞、東南亞及南亞數十個國家的移民及其後代,而這些國家的文化遺產、經濟狀況、政治體系、宗教習俗和語言的差異很大,導致亞裔內部的異質性極強。第三,亞裔群體內部的認同感和凝聚力不強。亞裔這個共同的身份認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社會強行賦予的結果,多數亞裔甚至並不願意接受屬於單一亞裔種族的身份。人口數量少、內部差異大、群體凝聚差,再加上政治參與低,使得亞裔長期以來在遭遇整體性種族歧視時缺乏反抗的能力,而默默承受的弱者形象又使得亞裔更易成為種族主義攻擊的對象。
美國亞裔外來者的身份認定使其成為種族主義排斥的目標。亞裔遭遇愈演愈烈的種族歧視也與疫情之下美國排外主義情緒高漲有關,因為亞裔在美國主流社會中某種意義上被認定為永久的“外來者”和“他者”。一方面,美國亞裔人口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移民而不是自然增長,大量亞裔的出生地在美國之外。另一方面,大部分亞裔與美國主流社會和主流文化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針對亞裔的種族主義攻擊中,“滾出我們的國家”“滾回自己的國家去”“離開這裡”“你們不屬於這裡”的排外主義表述極為常見。種族主義者甚至將這種“外來者”的認定視作發動針對亞裔種族主義攻擊的合理性支撐,這在美國社會中具有相當的民眾基礎。正如一位亞裔美國人所言:“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們,我們的歸屬是有條件的。前一刻我們還都是美國人,下一刻我們就是‘把病毒帶到這兒來的外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