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森林為什麼是“水庫”?
http://www.CRNTT.com   2022-04-19 15:49:20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森林的涵養水源功能不僅指攔蓄降水或調節徑流的能力,其各結構層次在各水文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農諺說:“山上多栽樹,等於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見,森林的涵養水源功能,很早就被人們重視和利用了。實際上,森林的這一功能不僅指攔蓄降水或調節徑流的能力,還體現在森林各結構層次在各水文過程中的作用,包括產水、淨水、攔洪、補枯等各方面的具體效應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水庫”。

  森林以其林冠層、林下灌草層、枯枝落葉層、林地土壤層等通過攔截、吸收、蓄積降水,從而改變了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養水源的生態服務功能。研究表明,我國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溫帶4種氣候帶54種森林綜合涵養降水能力值在41—166毫米,華北、西北、華中等地區一般在100毫米以下,華南、東南、西南等地一般在100毫米以上。

  那麼,這座森林“水庫”自上而下是怎麼調蓄水源的呢?首先,林冠層就像一把大傘,對垂直降雨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發到大氣中,一部分順著枝葉、樹幹流到林地,形成樹幹徑流。我國主要森林生態系統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為11%—34%。

  接著,林下灌木與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與其蓋度成正比。樹葉等森林枯落物也為攔截雨水作出貢獻,增加林地土壤入滲能力。

  最後,“主角”林地土壤登場,它是森林涵養水源的主體。多孔疏鬆、透水性強,林地土壤不僅能蓄持雨水,還可以削減洪峰流量,推遲洪峰到來時間,增加枯水期流量,推遲枯水期到來時間,增加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森林是“水庫”,作用也很大。森林植被對土壤水分的影響與區域、樹種和林齡等因素有關。在黃土高原植被恢復和保護區,可通過近自然樹草種選擇及種植點精准配置、科學整地和地表覆蓋保墑等科學造林技術,以及調節樹種結構和林分密度等經營管理措施,提高林分土壤儲水量和水分生產力。森林的蒸騰和林地土壤蒸發總量大於無林地土壤蒸發量,增加蒸發量參與水分小循環,形成降水。森林植被的增加還影響到各種降水形態,比如霜、露、霧及霧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