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調查還指出,受地緣政治風險、全球主要央行加速貨幣緊縮以及國際股市震盪等因素影響,民眾對股市的樂觀指數從3月的8.1降至2.9,風險偏好指數也從15降至12。
廈門大學台研院副院長張文生教授向大公報表示,這份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島內經濟的信心正在下滑。前兩年因為疫情影響,全球各個經濟體都受到一定衝擊,但是台灣經濟在疫情過程中一枝獨秀,這和兩岸貿易、台灣電子產業發展有關。
張文生表示,但是今年以來,台灣經濟又進一步受到國際形勢的衝擊,包括俄烏戰爭引起國際經濟形勢動盪的衝擊,再加上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民進黨當局“台獨”傾向越來越激進,馬上面臨年底“九合一”選舉,台灣對外形勢也變得更為複雜,有更多的變數。近期台灣疫情又進一步惡化,對台灣經濟恐怕會帶來進一步大規模的衝擊。所以台灣社會民眾消費信心和消費意願都在下降,台灣經濟發展的消極因素越來越多,老百姓擔心個人經濟前景,都不願意花錢。
內需不振 低薪環境依舊
張文生表示,這反映了台灣社會的發展趨勢,即在內外環境的影響下,台灣經濟有可能出現進一步衰退的狀況。蔡英文當局從2016年以來看上去比較好的運氣,未必能夠繼續下去。
國民黨孫文學校北院院長林定芃向大公報表示,過去兩三年來,台灣經濟一直處於外熱內冷的現狀,內需產業一直不振,主要靠外銷出口在支撐台灣經濟,尤其台灣GDP和貿易基本上都是靠出口在支撐。內需市場由於疫情關係非常慘淡,最糟糕的是旅遊相關的行業,很多餐飲業、旅館業紛紛倒閉。台灣的經濟表現實際上沒有公布的賬面數字漂亮,而只有少數產業受惠的情形下,貧富差距只會擴大,而低薪環境依舊。
林定芃表示,疫情本已重創了台灣島內的內需產業,而近期台灣島內疫情蔓延,幾乎處於失控狀態,再再衝擊了台灣民眾對經濟發展的信心以及對消費意願下降。今年失業和通脹雙箭齊發,民眾只會苦上加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