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據海外網報道,在全球疫情反覆、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的背景下,中國2022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華爾街日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外媒紛紛用“超預期”評價中國經濟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外媒也有聲音再次鼓噪中國“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代價高昂且不可持續”,唱衰中國經濟,鼓吹對華經濟“脫鈎”。這些觀點刻意誇大疫情對中國經濟帶來的短期衝擊,完全忽視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發展前景。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長期發揮著“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來,中國在積極抗疫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動態清零”總方針和一系列防控措施,不僅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也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推動世界經濟持續復甦作出了積極貢獻。2020年,中國在世界上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位置。中國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中國發展贏得主動。
2022年以來,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增加的局面,特別是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帶來的挑戰,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應對經濟下行風險和壓力。減稅降費、減免房租、暢通物流等一系列紓困政策舉措加快落地,給企業送來“及時雨”。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國民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這是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下實現的增長,也是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取得的成果,殊為不易。特別是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3月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充分展現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與此同時,一季度中國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10.7%,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5.6%,外貿外資均兩位數增長,也凸顯了中國外貿外資有穩增長的堅實基礎。
近期,中國美國商會報告顯示,疫情等因素影響下,仍有超六成受訪企業計劃2022年加大在華投資,超八成在華美企不考慮移出中國。中國德國商會發布的調查報告表示,96%的德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其中71%的德資企業計劃增加在華投資。2022年前兩個月,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增長109.1%。一季度中國高技術產業引進外資同比增長超過50%,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增長近60%。中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人均GDP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這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大機遇。外資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投下信任票,他們相信“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