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消除瘧疾 “中國神草”青蒿素功不可沒
http://www.CRNTT.com   2022-04-25 14:55:49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瘧疾日。說起瘧疾,人們自然會想到青蒿素和它的發現者屠呦呦。

  今年恰逢青蒿素問世50周年。曾經,人們談“瘧”色變,有數字顯示,在青蒿素被發現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億人次感染瘧疾,至少有100萬人死於該病。

  2021年6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通過消除瘧疾認證。從20世紀40年代每年報告約3000萬瘧疾病例到如今完全消除,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壯舉。而在全球,目前仍有91個國家和地區有瘧疾流行,最嚴重的地區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占全球比例的90%。但自2000年以來,全球瘧疾死亡率已經下降了一半。其中,“中國神草”青蒿素功不可沒。

  青蒿素類抗瘧藥是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自20世紀70年代青蒿素問世以來,所治愈的瘧疾患者不計其數。青蒿素類抗瘧藥,成為瘧疾肆虐地區的救命藥。

  “這是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說。

  在中國乃至全球,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家喻戶曉。半個世紀以來,青蒿素、雙氫青蒿素、複方蒿甲醚、雙氫青蒿素呱喹片……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在抗瘧臨床得到廣泛應用,並走出國門,最終影響了世界。

  而屠呦呦卻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青蒿素是舉國體制的結果,在全球瘧疾防治的戰場上,個體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有組織有目標的大團隊作戰才能逐步戰勝瘧疾。”

  屠呦呦同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廖福龍也認為,青蒿素的發現,體現的不僅僅是中國醫藥在國際醫療健康領域中的一項原創,更折射出一代中國科研人員的精神風貌,那就是他們對於國家任務的責任與擔當。

  “現在這種精神已經被總結成‘青蒿素精神’:胸懷祖國、敢於擔當,團結協作、傳承創新,情系蒼生、淡泊名利,增強自信、勇攀高峰。” 廖福龍說。

  青蒿素抗藥性和其他適應症研究取得進展

  毋庸諱言,歷經半個世紀,青蒿素對全球瘧疾防治功不可沒,但其治療瘧疾的深層機制仍模糊不清。尤其是青蒿素的抗藥性,是屠呦呦一直關心的問題,也是全球抗瘧面臨的最大挑戰。

  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屠呦呦和團隊成員一直在努力。“我們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找出青蒿素作用機理,破解其耐藥性,以及如何擴大青蒿素類藥物的適應症。”廖福龍說。

  欣喜的是,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團隊對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藥性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屠呦呦團隊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繼剛,採用化學生物學方法,研究血紅素激活青蒿素的過程,發現激活的青蒿素可與瘧原蟲的100多種蛋白以共價鍵結合併使之烷基化,破壞瘧原蟲的諸多生命過程,從而殺死瘧原蟲。這個血紅素激活的多靶點學說已得到國際抗瘧學界的認同,對揭示青蒿素抗瘧的深層機理、耐藥現象並促進更有效的臨床用藥等意義重大。

  王繼剛介紹,根據研究,青蒿素在人體內半衰期很短,僅1至2小時,而臨床推薦採用的青蒿素聯合療法(ACT)療程為3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殺蟲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8小時。而現有的耐藥蟲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變生活周期或暫時進入休眠狀態,以規避敏感殺蟲期。同時,瘧原蟲對青蒿素聯合療法中的輔助藥物“抗瘧配方藥”也可產生明顯的抗藥性,使青蒿素聯合療法出現“失效”。

  針對此,團隊提出了新的應對治療方案:一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由3天療法增至5天或7天療法;二是更換青蒿素聯合療法中已產生抗藥性的輔助藥物。“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合理和戰略性地應用青蒿素聯合療法是應對治療失敗的最佳解決方案,也可能是唯一解決方案。”王繼剛強調。

  除了青蒿素抗瘧研究之外,團隊還十分關注青蒿素的抗癌等功效。青蒿素的抗癌機制與抗瘧機制有異曲同工之處,即相比於正常體細胞,腫瘤細胞中血紅素的合成更加旺盛,從而激活了青蒿素或其衍生物,隨後激活的青蒿素以多靶點方式殺滅腫瘤細胞。但團隊成員表示,青蒿素的抗癌功效目前還處於基礎研究階段,有效不等於可以成藥。青蒿素能否成為抗癌藥,還需要大量的後續研究工作。

  再就是備受關注的有關青蒿素類藥物治療紅斑狼瘡問題。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在昆藥集團主持下,目前正在開展二期臨床試驗,預計9月份可以揭盲。”廖福龍說,此前試驗表明,青蒿素對治療紅斑狼瘡存在有效性趨勢。但雙氫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的作用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