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數字化課堂 如何給教與學帶來新可能
http://www.CRNTT.com   2022-05-04 16:38:39


 

  “在線教育的體驗有待提高,這個問題不只來自‘教’,也出自‘學’的過程。老師傳遞信息方面一般沒有太大問題,最大的挑戰是適應面對鏡頭、跟學生溝通減少以後的新場景新環境,但是有的學生不能有效接收信息,會嚴重影響學習效果。相信今後通過沉浸、交互等手段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學習效果會大幅度改善。”於進勇分析。

  不少專家認為,未來在線教育技術的發展要更好地優化交互體驗,拓展場景,更能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服務需求,幫助學習者獲得更高學習效率和更良好的體驗。

  魏中龍表示,今後在數據庫的基礎上,還要將珠寶加工過程細化分解,打造可交互的數字教學產品。“一件高水平藝術品,從設計到生成的過程是不可逆的,我們運用數字技術將每一環節分解,讓學生融入其中,身臨其境,實現更充分的交互,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每個工序,他們就有希望逐漸向大師的技藝水平靠攏了。”他介紹,目前全國高職院校裡設立珠寶學院的有五六十所,全國珠寶行業從業者有好幾百萬人,“如果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對整個珠寶產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是非常有用的。”

  “我想,未來還會有伴讀機器人,能夠為學習者提供24小時的個性化服務,例如結合知識圖譜和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提供個性化輔導;還會把一些學習內容放到遊戲裡,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例如參考遊戲化的關卡設置等。”姚有傑分析,針對高危、極端、不可及、不可逆,以及一些大型綜合場景,虛仿實驗等技術能解決安全、人力、物力、財力問題,加深學習深度,“例如數字孿生,直接操作虛擬世界裡的孿生體就可以控制物理世界的實體,不用在真實世界裡面去操作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今後數字化課程發展方向,一是走‘精品路線’,通過三維方式呈現知識;二是虛擬仿真,即使不能3D呈現,通過人機互動幫助學生探索、操作、反饋結果,也會對學生理解知識有很大幫助。另外,可以進一步推廣虛擬教研室,實現跨院校共同備課、同步互動授課,打通校際壁壘,提高教師水平和教學質量;還可進一步推廣二維碼進教材,輕輕掃碼,就能呈現延伸補充的數字化內容。”劉崇茹分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