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央行發布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http://www.CRNTT.com   2022-05-09 21:44:02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年以來,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叠加的複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實現平穩開局,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1%。中國人民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政策發力適當靠前,促進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4月15日宣布全面降准0.25個百分點,投放長期流動性約5300億元,前4個月人民銀行靠前發力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6000億元,相當於投放6000億元基礎貨幣,一季度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淨投放長期流動性4000億元,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投放貸款,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二是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實施好碳減排支持工具,設立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400億元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增加1000億元再貸款額度支持煤炭開發利用和增強儲能,綜合施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三是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1月1年期MLF和7天期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效能,當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行10個和5個基點,推動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讓利。四是把握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強預期管理,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五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置風險,金融風險總體收斂。

  總體來看,今年以來貨幣政策主動應對,靠前發力,增強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8.3萬億元,同比多增6636億元,3月末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分別增長9.7%和10.6%,較上年末分別上升0.7個和0.3個百分點。金融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加大,3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和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分別增長24.6%和29.5%。一季度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4%,比2021年下降0.21個百分點。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3482元,較上年末升值0.4%。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