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躺平”後,美國經濟復甦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22-05-17 16:52:06


 

  毛羽豐指出,目前美國經濟困境主要是疫情導致的美國經濟自身結構性矛盾集中爆發的結果。美國通脹一直居高不下,形成於疫情暴發之初的供給側,發展於控制疫情和刺激經濟復甦的無限制量化寬鬆,強化於俄烏衝突地緣政治事件的發酵,以及“內病外治”、尋求向外轉嫁經濟矛盾的各種制裁與經濟博弈中。

  美聯儲加息能否抑制通脹 仍有待觀察

  為應對通脹壓力,今年以來,美聯儲持續加快加息、縮表步伐。4日,美聯儲宣布加息5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到0.75%至1%之間,創下2000年以來單次加息最大幅度,並同時宣布將從6月1日起縮減資產負債表,以遏制通脹。

  肖立晟指出,美聯儲加息能否抑制通脹有待進一步觀察。“美國通脹來自需求端和供給端兩方面的壓力,而加息等貨幣政策對供給端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他指出,在經濟下行和高通脹的雙重作用下,如果美聯儲試圖通過持續加息以抑制通脹,將極大影響美國經濟的穩定性,甚至不排除引發較大規模的衰退。

  毛羽豐認為,美國政府債務高企,財政政策空間有限,而加息等貨幣政策對經濟增長起到“急刹車”作用,難以應對疫情之下需要兼顧的多重目標。

  針對未來美國經濟何去何從的問題,毛羽豐認為,美國無法形成長效、穩定、統一的疫情防控措施,各州各自為政,政策在時間上也不連續,這從長期來看,對經濟可能是不利的。

  美國當前的經濟困境表明,在新冠肺炎病毒仍在快速傳播且不斷變異、疫情防控形勢面臨很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躺平”的風險是巨大的,時緊時鬆的疫情防控措施,恐使經濟復甦的路徑更加曲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