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務實逐項爭取 先試局部通關
http://www.CRNTT.com   2022-05-23 16:42:54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據大公文匯網報道,隨著新冠疫情放緩,本港消費近日略見起色,不過外圍風險正逐步上升,美國加息很可能只是剛剛開始,對本港樓市、營商成本和消費都造成壓力,經濟下行風險增加,與內地通關的重要性只會愈來愈突出。不過眾所周知,新冠病毒還在變異轉化,再加上國內外完全不同的抗疫思路,盲目追求一下子全面通關並不實際。本港應正視差異,捨難取易,逐條逐項與內地磋商局部通關,再視情況將範圍擴大,或許會是較務實可行的辦法。

  本港作為細小外向型經濟體,經濟必須保持對外部開放,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內地開放。香港總商會新任主席阮蘇少湄昨日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通關對經濟復甦至為重要,過去一段時間本港有如“孤島”,流失很多人才及金融生意。她相信,與內地通關是下任特首優先處理的工作,即使不能即時全面通關,仍期望能與內地當局商討,研究可否率先採用“閉環式通關”,讓有關人士“點對點到訪”。

  本港商界一直建議在全面通關之前,設計一條閉環管理的特殊通道,容許雙方企業人員往來,然後再逐步採取措施控制疫情,實現全面通關。事實上,北京冬奧會採取的全程閉環管理,對所有參賽運動員和工作人員閉環“點對點”管理,這套模式已證明有效。不過這套模式要移植到通關,必須集中局限在有限的區域,確保病毒不會外溢。
  
  此外,另一打破困局的可行方式,或先從深圳開始,再到廣東全省,然後視情況進一步擴大。深圳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對疫情防控都十分成功,港人居於當地、以及這些地方居於本港的人數眾多,經貿民生來往本來就十分頻密。先爭取本港特定人群(例如商務和跨境團聚家庭)免檢疫入境深圳並只限在當地活動,就算出現病毒外溢也方便追查防堵,風險相對可控。

  全球疫情一日沒有消除,任何形式的通關都無可避免會有病毒傳播風險,關鍵要在效益和風險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眼下地緣政經關係復雜,及早恢復正常往來對各地都有好處。局部通關先試先行,不但可以通過實踐,進一步磨合本港與內地的防疫差異,更加可以順勢推動港深“雙城三圈”大發展,其意義便不局限於通關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