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基礎學科人才
http://www.CRNTT.com   2022-05-23 16:42:04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據海外網報道,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必須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國家“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強調“要把人才培養的著力點放在基礎研究人才的支持培養上”。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關於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意見》,強調“要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系列舉措和要求是對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落實,為新時期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基礎學科人才指明了努力方向。

  科學確定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規模。基礎學科人才畢業後,部分進入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大部分進入各行各業創新人才隊伍,都是國家急需的優秀人才。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和科技人才隊伍。“十三五”期間,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從2016年約80萬人增加到2020年約110萬人,其中理工科博士占79%、碩士占57%,這是培養造就科學家、發明家、工程師、科技企業家、創新管理者等各類優秀人才的基礎。高校獲得了60%以上的國家科技三大獎勵,承擔了全國60%以上的基礎研究、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是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引進的“主力軍”。2020年,我國研發人員全時當量523.45萬人年,研究人員占比20%(其中基礎研究人員占比8.15%);研發經費支出2.44萬億元,研究經費占比17.3%(其中基礎研究經費占比6.0%、應用研究經費占比11.3%)。與主要科技強國研究人員占比平均約40%、研究經費占比平均約40%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通過“211”“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大幅提升,為人才自主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增強國家創新發展動力和潛力,要切實加大研究投入和教育投入力度,增加高質量人才供給,重點加強高層次基礎學科人才和急需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厚實創新發展的人才根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